艺术品投资回报率的利好,在国际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早已是必备的投资标的,它是全球三大投资项目中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极财富”,属于高附加值资产,其回报率已远远超过了股票和房地产。意大利收藏家贝利尼曾说过:“世界上只有艺术品是有价值的,股票的平均增值率是40%,而艺术品的增值率是95%。就像在二战期间,外国侵略者利用战争,掠夺了他国的大量艺术品,因为他们懂得,艺术品才是无价之宝。”如此惊人的高回报率也是吸引大量资本进入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负利率时代的到来,寻找对抗货币贬值的投资品种,正成为公众热心的话题,艺术品正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人们倾心的投资避险工具,有观点甚至认为,艺术品投资是当今投资领域的后一座金山。
收藏家或者由拍卖行转到收藏家是古玩产业链的终端。在终端的古玩流动性就变得特别差。大家都是放在手里等待升值后再拍卖。以往曾经拍卖过的有记录的物品,往往放置几年后拍卖的价格会更高。
2017年上半年,艺术市场整体复苏,成交额上升5%;2017年上半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69亿美元 ;当代艺术品价格上扬 9.6%;美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 22亿美元,超过中国的20亿美元;英国和法国市场分别增长 13%和7%,为整体市场复苏做出了贡献;当代艺术品占全球成交额的 15%,而2000年这一比例仅为3%。
缠枝花卉纹,浪漫的古代纹饰。缠枝花卉纹饰是汉族传统吉祥纹饰之一,因其图画花枝缠转不断,故被简称为缠枝纹,明代又有“转枝”之称。
缠枝花卉纹,一般是以耀眼的花朵作为基地,由细密的枝茎叶悠扬盘绕,雍容而不失妩媚,在家用瓷中总不难找出这么的图画。
缠枝花卉纹的构图机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接连或四方接连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底子样式,再在切圆空间或波线上缀以花卉、妆点叶片,便形成了枝茎盘绕,花繁叶茂的缠枝花卉纹或缠枝花果纹。
缠枝纹来源于汉代卷云纹,兴于宋,在元、明、清三代到达鼎盛,并被许多运用在陶瓷、丝织品及玉雕器皿件上。
汉代云气茱萸纹
依照中国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缠枝纹为表象的意义即是“生生不息、富有绵长”,即“长生”与“富有”。植物有着剧烈的四季轮回的既视感,也有着多子多福的标志味儿,所以中国也称号缠枝纹为“长命藤”。
但是鲜为人所留心的是,缠枝花所具有的格外节奏感,有跌宕,有起伏,有气势,恰似人生的一个个阶段,也如一个个生命握手相连。
知道缠枝花有个诀窍,缠枝花大多都是“花大叶小”,着重花头,弱化和减小茎叶,头大身小就像孩童相同,所以看上去有些萌。这种趋势从五代时就底子定型了,明清时期更是如此。
缠枝纹上主体的花多种多样,菊花、牡丹、莲花、石榴、百合……无一不可入画。这些花不只有着各自的吉祥寓意,对今人而言,还有着“明晰年代”的意义。
拿明代的缠枝纹来说,以牡丹、莲、菊做主体的可能是“洪武特性”,以西亚番莲为主体的可能是“永乐特性”;而以灵芝做主体的则很可能“宣德特性”,这和洪武的朴素、永乐的帆海拓荒、宣德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
缠枝纹的花中不只可以有花,还可以有叶、有果、有钱币、有动物、有植物等等,它可以脱开实践中的方式,将想到的全部夸姣事物嵌入其间,营造出一种似乎有旋律跃动着的夸姣图画。
中国是一个人员大国,自古便以礼治国,尊卑有序,主次明白。缠枝纹好地体现了这种秩序,繁而不乱,极点符合中式审美。所以,它是中国图画史上有道、有艺、有美的一种纹饰。
行家收藏古玩,只凭眼力鉴赏实物,买古玩从来不听故事不相信传说,更不相信家传、家藏。
过去古玩艺术品行业受不正常态的政治和经济影响,造成了古玩行业短短几年的盲目扩张。自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时间,北京的珠宝古玩店已经发展到壹万伍千家左右,但是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并没有参与这种消费,更多的市场份额是投资古玩用于馈赠和行贿受贿。当政治生态得到净化和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转变的情况下,古玩市场明显出现了滑坡。从古玩行业经营的特殊性方面看,要恢复市场的冷清局面将会延续数年。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件商品的市场价格应与其实际的价值大体相等,同时,随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随价值上下波动。而从艺术品交易的角度看,情况要复杂得多。艺术品价格的复杂性,须引起投资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