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书法

珐琅彩——瓷器中的贵族!

  • 发布时间:2018-09-06 19:35:55,加入时间:2018年08月25日(距今2108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来宝国际文化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 公司:深圳市来宝国际文化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生,手机:18682452261 微信:guwan_paiami

珐琅英文名叫“enamel”,又称“拂郎”、“佛郎”、“发蓝”,发音相近,珐琅制品是使用金、银、铜等金属制胎,采用石英、长石、硼砂等矿物质配制成的珐琅釉料细磨成粉状颜料,涂施在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若以玻璃为胎,则称为玻璃胎珐琅;以瓷器为胎者,则称瓷胎珐琅。按照工艺不同,金属胎珐琅器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若将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工艺结合起来共同装饰一件器物,则称为复合珐琅。其中与瓷器有关的珐琅工艺只有一种,一般称之为“珐琅彩”,其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

(一)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自元代传入中国,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丝珐琅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的发展,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淡白微绿的天蓝,如琉璃般凝重的钴蓝,以及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均无一例外地用来做底色,形成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色彩清新雅丽,给人以高贵华美的艺术享受,故而被人称之为“景泰蓝”。由于金属胎珐琅器制造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所以这种珍贵的珐琅制品自诞生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600年间主要在宫廷中中制作,供皇帝及皇室享用。也有少量珐琅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恩赐给王公大臣,民间则很少流传。后来掐丝珐琅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在掐丝珐琅工艺方面达到高峰,被奉为“无国上品”。与中国的掐丝珐琅以铜为主不同,日本的七宝烧以金丝和银丝为主。中国珐琅作品呈现大气恢弘之势,而日本则透着雅逸精致。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