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首先体现在艺术电商领域。对于艺术电商来说,2014年可谓是蓬勃发展又充满挑战的一年。苏宁西方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研究和收藏从18世纪开始至今,已经相当成熟完备,所以中国古代艺术品在西方的流通认知度等同硬货币。中国古代艺术品是通行全球的,分布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人以及中国艺术品爱好者、收藏家们,以及遍布全球重要城市的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公司,使中国古代艺术品有了一个全球的标准化的流通市场。这一点非常重要。
各类玩家甩货,这才是真正捡漏的好渠道。因为任何玩家,都喜欢经常更新自己的收藏,一个是兴味使然: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共性,这也算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所以很多玩友新收的宝贝,在把玩一段时间后,眼光可能被更好的宝贝所吸引,这时候就可能用低价转让自己的旧藏,周转出资金来购买新欢,毕竟玩家中的亿万富翁不多,大部分都是在用有限的资金来周转和收藏的,即使有些很有品味的藏家,有时候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否则就得不到更好的宝贝。这时候如果你恰好喜欢人家的旧藏,那就是机会了:这时候的成交价会远远低于你在其他正常场合所能拿到的价格,玩家手里的货色一般也比较可靠,即使是人家淘汰的旧货,也比一般市场上的货色要好很多,尤其是在藏家急需资金购买新欢的时候。
名气大一点的,贵的现在都要拍到几十亿。
清乾隆多色釉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等多种工艺,极尽奢华,属于清代乾隆瓷器中的精心之作。2010年11月11日伦敦拍卖行班布里奇斯(Bainbridges)在伦敦郊外一个仓库里举行的一场私人遗产拍卖上,此瓶以5160万英镑(约合5.54亿元人民币)刷新中国工艺品拍卖世界纪录,亦为中国文物拍卖的新纪录。
近几年来古瓷收藏界的元青花热持续升温,国内市场上和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地出现,真假争论搅得许多古瓷爱好者一头雾水。随着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声槌响,价值约2.67亿人民币(按当地当日汇率牌价折算)的“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大罐被美国华尔街企业家夺得。
在我国陶瓷开展史上,青花瓷是继青瓷、黑瓷、青白瓷和彩瓷以后,被公认的瓷器艺术一朵奇葩。它是以钴土矿为着色剂,用钴料直接在瓷坯体上描写纹饰,然后施以通明釉,在1280℃的高温复原气氛中一次烧制而成的釉下彩瓷器。自古以来为皇室贵族、达官显要所喜爱。青花瓷不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跟着年月的消逝,也越来越显现出自身的出资保藏价值。
因此,对于做中长期投资的收藏者来说,就会形成一定的资金压力。对此,毛伟国认为,投资者不妨灵活一些,比如一次性购回了10件货品后,可以先拿出三五件藏品参与市场流通,然后借卖出品的差价保持资金流通,缓解长期持有藏品带来的资金压力。
而香港苏富比1999年春拍第409号拍品就是其中一件,再次上拍,成交价达到2917万港元,成为当时中国古代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高纪录。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这只1999年创纪录的“斗彩鸡缸杯”正是今年春拍再次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的玫茵堂藏品。
瓷器的颜色可谓五光十色,有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豆红青釉、黄釉、孔雀绿釉等。”刘德明认为,对于年份已久的古旧瓷器而言,位列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因而也具收藏价值。
中国瓷杂艺术品收藏市场中,青花瓷一直比较突出,随着身价的沉淀,更是成倍上涨。在今年的某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釉里红螭虎耳方口扁瓶”终以6325万港元成交,成为此次拍卖成交价高的拍品。不难发现,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精品经常能够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高价。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目前市场依旧行情火热,且极具升值潜力,尤其是文房四宝、瓶件等适合书房摆设的瓷器,倍受藏家欢迎。
人文规矩只是业内经常面对的,如果全面了解古玩界专业的人文常识和规矩,也需要深入到市场进行三五年的实践才能逐渐熟悉和掌握。
因为历史上无论地摊,还是陌生人或者是不熟悉的陌生店铺,都是針对古玩商和行家的。这些市场实际上是古玩商的进货渠道,当凭借眼力把真古玩买到自己的店里以后,也是以真古玩服务于熟客老顾客,而不会卖给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