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电视收藏节目,属于趣味节目而不是专业收藏的学习途径。
当一些企业家在现金充裕的情况下,必然会考虑投资和资金保值的问题。根据近二十年中国内地投资市场的比较,收藏投资文物艺术品珍稀真品的回报率要远高于股票、房产以及贵金属等,而且各自的投资回报曲线的走势和峰值并不一致。为了不把所有的资金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企业家会考虑将一部分资金用来做艺术品投资,用来分担通胀风险和投资风险。
各类玩家甩货,这才是真正捡漏的好渠道。因为任何玩家,都喜欢经常更新自己的收藏,一个是兴味使然: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共性,这也算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所以很多玩友新收的宝贝,在把玩一段时间后,眼光可能被更好的宝贝所吸引,这时候就可能用低价转让自己的旧藏,周转出资金来购买新欢,毕竟玩家中的亿万富翁不多,大部分都是在用有限的资金来周转和收藏的,即使有些很有品味的藏家,有时候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否则就得不到更好的宝贝。这时候如果你恰好喜欢人家的旧藏,那就是机会了:这时候的成交价会远远低于你在其他正常场合所能拿到的价格,玩家手里的货色一般也比较可靠,即使是人家淘汰的旧货,也比一般市场上的货色要好很多,尤其是在藏家急需资金购买新欢的时候。
龙泉窑是宋代诸多名窑中烧造历史长、产量大的一个,在今天我们谈及高古瓷的时候,不能回避的就是它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的地位。北宋中晚期,龙泉瓷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但在釉色和工艺精细程度上还并未至臻之美。到了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发展,龙泉青瓷进入到鼎盛时期。名闻天下的粉青、梅子青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的,其釉色与质地之美,仿佛巧夺天工的人造美玉,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之倾倒。进入元代,龙泉窑更加兴旺,窑厂和产量又有了大幅度提升,器型和装饰手法也显示出独特的时代风貌。
从拍卖情况来看,近几年宋元龙泉窑瓷器的成交数量总体比较稳定,只是在2013年出现了比较集中的情况。成交价格上,宋元龙泉窑瓷器并非高不可攀,高价者可达到数百万元,而更多情况下则多集中于10万至50万元这一区间段。
2012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首拍上,宋代龙泉窑青釉鬲式炉以63.25万港元成交。此炉的造型是仿照青铜器鬲的形制炉呈鬲式,宽沿尖缘,三,中腹部起棱线,并延至跟,三跟内各穿一孔,炉身自上而下的线条自然流畅,包裹住精心淘洗过的胎骨,以协调匀称的比例呈现出一种超然的形态美。通体满施肥厚的青釉,釉色为纯正之龙泉粉青之色,翠如碧泉,清澈恬静;釉面光洁而沉稳。尖无釉,可见坚实的胎土,又因流传久远,底露胎已然如包浆般滑润。
之所以说龙泉窑的影响很广,也得益于其生产了大量外销瓷,早在宋元时期,其产品就已经大量销往亚、欧、非地区。今天在国外的拍卖市场上,除了明清瓷以外,我们能够见到的宋元龙泉窑瓷器也是非常可观的,这与当年龙泉瓷的大量外销而遗存海外不无关系。
由于中国文物保护法的限制,高古瓷器不能流通,目前龙泉窑青瓷的高价格都是拍卖场上创造出来的,价格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但实际上,龙泉窑青瓷的价格已经在一路上涨了,1995年,一个精品龙泉窑青瓷碗,价格不过几百元,前几年居然卖到了10万元甚至有更高的价格。龙泉窑青瓷进入拍场的数量稀少,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2014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中,一件元龙泉青釉菱口折沿大盘也斩获了约合人民币477万元的高价。近两年龙泉窑拍卖价格有增长的趋势,或许,在高古瓷受热捧的情况下,价位尚低的名窑龙泉也会继续带来惊喜。
在香港佳士得2013年春拍中,一件明14、15世纪龙泉青釉带盖梅瓶以1383万港元的价格成交,是继香港佳士得2010年秋拍清雍正仿龙泉青釉暗灵芝纹五岳真形图三孔扁瓶之后,诞生的第二件价过千万的龙泉窑拍品,也是明龙泉窑拍品突破千万大关的代表之作。自明初龙泉官窑被发现以来,明龙泉窑拍场便佳报连连,这一处于价值洼地的瓷器品种,得到了收藏界的普遍关注。虽然相对于火爆非常的明清景德镇彩瓷市场,龙泉窑市场的表现仍相对逊色,但其价格的上升走势却显而易见,尤其是明初期的龙泉窑拍品,在高品质成交拍品中有着很高的流通率。
深谙收藏学问”藏古不富,识古不穷”多作”识古不穷,贪古不富”,是说一个人只会收藏好的古董,而不发挥古董应有的作用,那么他不是真正富有的人。只有那些能够真正辨别古董的价值的人,他才是富有的。这说明收藏学问很大,不懂学问,好别干这行,干则“玩物丧志”,追悔莫及。
综上所述,“骨董”“古董”“古玩”三者称谓,实为同一个意思,只是时代不同,叫法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