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古玩艺术品行业受不正常态的政治和经济影响,造成了古玩行业短短几年的盲目扩张。自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时间,北京的珠宝古玩店已经发展到壹万伍千家左右,但是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并没有参与这种消费,更多的市场份额是投资古玩用于馈赠和行贿受贿。当政治生态得到净化和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转变的情况下,古玩市场明显出现了滑坡。从古玩行业经营的特殊性方面看,要恢复市场的冷清局面将会延续数年。
“真”是指真伪,这是选择的首要条件;“精”是指作品的艺术性在同类里是不是高的;“新”就是指作品的品相好坏;“名”就是指作品的传承递藏背景是否明朗。传承记录近越来越受到收藏界的重视,连带过去的拍卖图录和出版物都被抢购一空,说明了大家对传承的尊重,也就是对作品过去的历史、对前辈收藏家的尊重和认同。另外有一个因素是因为做假和做伪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复杂,有一个良好可靠的收藏传承,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能给我们带来一份安心和踏实。
凡有真古玩的人,从来不曝光,更不吹嘘。
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在瓷坛上独树一帜。明代德化窑烧造的瓷雕久负盛名,尤以“何朝宗”款为著名。早在16世纪的“东西洋”市场上,何朝宗的作品就被誉为“东方艺术”、“世上珍品”,“可与米兰的断臂维纳斯相媲美……”,人们“不惜以万金争购之”。早在几百年前,何朝宗的作品已深受青睐。
从近些年来的拍卖结果来看,德化白瓷拍卖价格达到百万元的作品越来越多。2005年在上海博海拍卖会上,明成化的德化窑双耳香炉拍得187万元。在2011年上海崇源秋拍中,何朝宗制送子观音像以172万元成交。在2013年在上海道明拍卖行秋拍会上,明代德化窑瓷塑大师张寿山的观音立像拍得10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
到了2014年,德化瓷在拍卖市场的表现较为出色。在2014年的德化瓷拍卖TOP10中,均被德化白瓷作品所占据。其中前几名拍品均为明代德化窑所出白瓷塑佛像。2014年秋拍,香港佳士得一件明代德化窑何朝宗白釉达摩陶瓷立像拍得1139万元人民币。2014年秋拍,万融国际一件明德化窑何朝宗款观音立像拍得430万元人民币,古天一一件明何朝宗制德化窑白釉渡海观音拍得333万。2014年7月,香港中信一件明德化窑何朝宗款观音站像以187万元人民币成交。2014年秋拍,上海保利一件明德化窑观音立像和保利厦门一件明末清初何朝宗风格德化窑白釉自在观音像均以138万元人民币成交。2014年6月,上海保利一件明晚期林孝宗制德化达摩坐像以132万元人民币成交。
2015年春拍,德化瓷在拍卖市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5年3月18纽约亚洲艺术周苏富比拍卖,一件明何朝宗款观音坐像拍得600万元人民币。2015年澳门中拍国际春拍一件德化白瓷释迦牟尼立像拍得881万元人民币。2015年7月上海博美一件明何朝宗制德化窑白釉送子观音拍得287万元人民币。
近两年来,从拍卖市场表现来看,明德化窑何朝宗白瓷塑佛像行情看涨,且大多保持在数百万元的价位,2014年德化瓷拍卖价格位居前三的皆为明德化窑何朝宗塑佛立像,其中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的明代德化窑何朝宗白釉达摩陶瓷立像成交价为1139万元人民币,创德化白瓷拍卖新纪录。
1.166亿港元!”7日下午,一位亚洲收藏家在香港以如此价格将“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成功拍下,创下中国艺术品迄今为止世界拍卖纪录。一方由名家雕琢的“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以3932万港元被一买家获得,创下了寿山石雕世界拍卖纪录。
当日,苏富比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明初鎏金铜佛”、“明代御制瓷器工艺品”两场专拍吸引了众多买家和媒体。由英国收藏家斯皮尔曼收藏的14尊铜佛成功拍出13件,成交总额超过3.24亿港元。除“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外,“明宣德鎏金铜金刚舞菩萨立像一对”、“明永乐鎏金大威德金刚像”分别以超过5000万、4000万港元的价位拍出。
通常而言,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成正比例。投资风险越大,可能的投资收益越大;投资风险越少,可能的投资收益越小。这种规律在艺术品以外的其他投资形式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对文物鉴定“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听人一说是“国宝”就去买,一买就是一屋子,自称为收藏家,但找专家来看都躲躲闪闪,想卖又都卖不掉,拍卖行一件也不收,只能是自吹自擂,再去忽悠新入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