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成正比例。投资风险越大,可能的投资收益越大;投资风险越少,可能的投资收益越小。这种规律在艺术品以外的其他投资形式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因为收藏类电视节目的普及,百姓也知道家里的古玩值钱了,但又不懂,所以就惜售。另外,08-14年收货郎的疯狂收货,将百姓家中的货大部分都收干净了。所以货源奇缺。好多古董商在我这个裱画店跟我说。遇到百姓卖货的,打声招呼。
乾隆瓷器的年款式相当多,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两行围双圈竖式楷书款,也有“乾隆年制”四字两行围双方框楷书款,有六字双行围双圈竖式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双行竖式楷书款数量极少,是乾隆初期年款的一种。篆书款是乾隆年款的主流。这时的官窑篆书款,书写笔划均匀,粗细得宜,以直角笔划居多,字体方正,给人以清秀工整的感觉,仿品的笔划则非过粗就是过细,缺乏神韵。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
元青花瓷器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新颖精致的工艺和豪迈奔放的气魄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段不朽传奇,反映了十四世纪中国对外瓷器贸易的盛况,是中国高超的制瓷技艺与外域的实际需求的完美结合,其形制、用途和钴料都是外来的,但它又无处不浸透中国匠师们的高超技艺和心灵创造,无处不焕发着中华文明的光华。
此瓶糅合了大清盛世高超的艺术因素——御窑厂的制瓷圣手、宫廷画院的杰出粉本、国内的青料粉彩,而令其身价倍增的则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亲作的两首御制诗——咏梅诗、咏菊诗。梅花和菊花都是雍正、乾隆这对父子帝王的钟爱之物,在两朝的瓷胎画珐琅器上曾大量采用。晚年的乾隆皇帝深深陶醉于自己的文治武功中,在志得意满之余,他便将更多的精力于平生所追求的艺术享受中,这些帝王喜爱的诗作与景物,便自然出现在帝王晨星把玩的风雅之物上。从目前传世的乾隆朝御瓷看,书写乾隆皇帝御制诗文多见三清诗茶具和各式壁瓶两类,除此之外,还有极少数的文房和陈设器。这些带有御题诗文的器物,特别是其中的陈设器,数量罕少,制作尤精,无疑是常伴君王并深受垂爱的心头之物。
2011年7月17日,作为今春上海拍卖季的收官之拍,中拍国际推出的“元明清瓷器珍品及古董珍玩拍卖会”。其中,受瞩目的当属“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了。海外回流、流传有绪,且全世界与本品同类的大罐总数不过十三例,这一系列货真价实的噱头是否会成就又一件天价元青花?此外,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碗、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碗、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清康熙釉下三彩风云际会橄榄瓶、俄罗斯公主旧藏清乾隆碧玉贴金镂空香薰等百余件奇珍异宝也将同时与藏友见面。
布局繁密而有序,笔意酣畅洒脱,所绘牡丹饱满硕大,仰俯有致,风姿典雅,青花明亮妍翠。时代工艺特征鲜明,腹部内外所见接胎痕明显,内腹壁斑驳粗犷,可见一道道极不规则的慢轮修坯痕,此为元青花独特的成型工艺所致,并且有部分釉浆罩挂于胎上,流淌自然。通身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带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色泽,是典型的元代景德镇瓷器釉色。底部涩胎,部分泛瓦红色,留有明显的垫烧粘结高岭尾砂的痕迹,为元青花装烧工艺的重要特征。
元青花瓷器初烧造多应波斯地区(西亚伊利汗国)王公贵族之需,造型、纹饰、功用皆依自彼地之风俗而定,一改宋瓷影青之纤薄小巧,隽秀素雅之风格,往往以器形巨硕雄健著称,其中大罐一类堪称代表。此件中拍国际征得的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为元青花大罐三大经典造型之一,其气息古朴雄浑,口沿绘以一周回纹,有别于常见的栀子花纹,肩部装饰六朵缠枝莲纹,罐身主题纹饰为六朵缠枝牡丹纹,胫部则是十瓣仰莲纹。
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发展迅猛,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但同时尚未形成较为成熟有序的市场秩序。面对不明朗的市场态势,众多艺术品爱好者如何理性、正确地进行艺术品收藏投资,是一门极大的学问。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找准自身定位,了解自身收藏投资的目标和实力,保持清晰的头脑,谨慎选择,找准时机,不盲目追随市场潮流,这样才能收获好的收藏投资效果。
根据索思比拍卖行艺术市场综合指数(指数构成包括巨匠油画、现代油画、欧洲瓷器、中国瓷器及欧美古董家具等),以1975年为基数100计算,至1988年的13年中,该指数已跃为740,相当于每年以21%的涨幅上扬,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债券、股票、房地产等投资形式。这种趋势早在本世纪中期就已初露端倪,而到本世纪末及下世纪初,艺术品作为特殊的投资工具,必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益成为人们更加热门的投资对象。
不过,数字与艺术的全面结盟,可不止是艺术电商这一种方式。艺术知识和资讯传播,也越来越多地在网上完成。几乎每座博物馆或美术馆,都有了自己的线上展厅。目前国内各大博物馆均已开设了导览和公众号,许多民营美术馆如时代美术馆、21空间美术馆、风眠艺术空间等还更进一步结合自己的每次展览与讲座制作导览App,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