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瓷器哥窑的价格变动情况

  • 发布时间:2018-11-28 00:00:00,加入时间:2018年03月07日(距今2288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南区六道航盛科技大夏502
  • 公司:深圳市御鉴艺品文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江,手机:18879857699 微信:boguyishuwang2008 电话:0755-89213690 QQ:18879857699

  很多朋友第一次看到某件艺术品时,往往会第一时间就为之心动。人的心理活动中,往往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因为熟悉而亲近,而喜爱。在看艺术品时,人往往也如此。

  这些矛盾的调和,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艺术品市场应该加快制度建设,保障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需要积极作为,正确认识艺术品投资的特性,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创新开发更多适合艺术市场的金融产品。

  就哥窑瓷器而言,所谓的“釉面开片”是指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也叫做“金丝铁线”。“金丝”指细碎的开片,因常呈黄色,故曰“金丝”。“铁线”指那些大块的开片,呈黑色,名为“铁线”。明代《格古要论》中对“金丝铁线”的论述是:“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那么为什么在哥窑瓷器的表面会出现这样的纹路呢?这完全是在烧制过程中,瓷胎和釉彩的膨胀系数不同所致。当瓷器出窑后,釉会自然开裂。这种开裂原来完全是工艺上的重大缺陷,但聪敏而灵巧的中国工匠极为有心,他们渐渐在实践当中掌握了釉质开裂的规律,然后就有意识地借用釉质开裂的现象而让它产生精美开片,可说是“化腐朽为神奇”,绝妙利用了工艺缺陷而赋予瓷器艺术以另一份无与伦比且不得不叫人惊叹的美感。至于哥窑瓷的另一标志“紫口铁”,说的是哥窑坯体大都为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的口部边缘釉薄处,因为露出胎色而泛起一层灰紫色。同时在底没有挂釉的地方则会出现铁黑色,这便有了“紫口铁”一说。于是“金丝铁线”和“紫口铁”也就成了人们鉴别一尊瓷器是否是正宗哥窑瓷的基本依据了。

  官窑和哥窑真品数百年来备受世人所珍视,珍如拱璧,能得以目睹真容、抚鉴亲赏者寥寥无几。如今的拍卖市场上,官窑和哥窑的数量要远远少于定窑和钧窑,几如凤毛麟角。然而,器物虽少,但一有面市便会引得藏家竞相追捧,其精品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官窑和哥窑瓷器成交的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多与少并不完全受市场火爆与否的影响。任何时候出现,它们都是明星,成交过千万元往往不在话下。近年来是官窑器物大展光辉的时期,这期间有6件器物的成交价突破了1000万元。其中,一件南宋官窑琮式瓶在国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中以2016万元的价格创下了内地拍卖市场官窑器物的高成交记录。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搥瓶更是以约合人民币6077万元创下了官窑瓷器的世界高记录,至今未破。

  金丝铁线实际上是陶瓷烧造中的一种缺陷美。在烧造中,由于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瓷器出窑以后,釉就会开裂。哥窑能够呈现金丝铁线,原因就是开片时间长。当它出窑冷却以后,过去直接放入炭黑水,现在直接放进墨汁里,拿出来以后,瓷器就形成大块的黑开片,非常清晰。很细小的开片,由于间隙过小,颜色进不去,时间长了,气体进去以后,会氧化成黄色。金丝铁线因此而形成,它是时间造成的。

  金丝铁线的说法,并不是很久远的事,到了清代才有这样一说。《处州府志》中载:"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圾碎,亦冠绝当世。"当时对哥窑的记载说它这种细小的开片冠绝当世。哥窑的工艺,已经由原来的无法控制,到能够主动控制,这个过程已经变成了一个主观的追求。

  过去古玩艺术品行业受不正常态的政治和经济影响,造成了古玩行业短短几年的盲目扩张。自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时间,北京的珠宝古玩店已经发展到壹万伍千家左右,但是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并没有参与这种消费,更多的市场份额是投资古玩用于馈赠和行贿受贿。当政治生态得到净化和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转变的情况下,古玩市场明显出现了滑坡。从古玩行业经营的特殊性方面看,要恢复市场的冷清局面将会延续数年。

  “艺术品市场一直呈现波浪发展的态势,无论是经济走势影响,还是持续过热导致的下滑,总之当市场处于调整阶段,其实就是到了买进的大好时机,逢低买入是永远的准则。”“更为重要的是现在不仅是藏画的佳时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现在可能也是后的时机。”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