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年来,“红色收藏”(简称“红藏”)成为艺术品收藏界的热门话题。
红色收藏是指对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革命战争、建设新中国等活动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遗存的收藏。
以毛主席像章、毛瓷等为代表的红色藏品,承载着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精神文化,成为一代人独特的红色记忆。
红色藏品名目繁多,但基本可以归为五大类:文献类、徽章类、雕塑类、书画类、票证类等。在这些藏品中,哪些品种收藏价值呢?
红色藏品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非常具有情感意义和历史价值。收藏“红色记忆”,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缅怀和纪念,更是对于孩提时代梦想的重温。热衷红色收藏的收藏家们一般都有着了解历史背景的优势,他们经历过的年代,正是那些藏品“大爆炸”的时代。如今这些承载着一代人共同回忆的历史纪念品已经越来越稀少,而市场价值也明显攀升。
近年来,高端“红色收藏”市场表现活跃,一些创作于“红色年代”的艺术作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虽然民间“红色收藏”不比高端藏品那么金贵,但是这些藏品曾经是每个家庭的常见物品,百姓认可度较高。“现在的老百姓越来越怀旧,对老物件情有独钟,‘红色收藏’的市场潜力可能会很大”,史纯义说。
早在2009年,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谢稚柳1961年所作《南湖之春》和钱松癌的《遵义》就分别以795.2万元、560万元、313.6万元的高价拍出。去年春拍,李可染的山水画《万山红遍》更是以超过2.9325亿元的价格成交。到了今年5月,吴作人作品《战地黄花分外香》在嘉德春拍中也以8050万元成交,创出今春油画板块一个高价。
未来行情仍看涨
纵观红色收藏近几年的现状,红色收藏市场行情未来还将持续走高,红色藏品还有很多散落在民间,藏之于民也成为各地红藏的普遍现象。单就民间收藏而言,这些见证了中国历史变迁的红色文物保存了下来,纪玉成指出,正是基于人们对于战争年代历史的特殊情怀,才使得红藏的未来市场形势一路走高。但是,老一辈藏家是否能够传承下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如果传承下去就继续传承,传承不下去,我们将逐步引导捐赠博物馆。”对于红藏新手来说,一是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要选择某一专题进行收藏,就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或最熟悉的领域进行收藏,比如建国、建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等等,这种方法花钱少、见效快,同时,藏家一定要挑珍贵的藏品进行收藏,因为这样的藏品拥有更大的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