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斗彩的额价格以及价值分析

  • 发布时间:2018-09-10 15:08:57,加入时间:2017年04月12日(距今2941天)
  • 地址:中国»安徽»合肥:合肥市包河区徽州大道5316号闽商大厦5楼
  • 公司:安徽古钰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孙老师,手机:18856931113 微信:agdjy88 QQ:504392805

斗彩又称逗彩,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斗彩又称“青花填彩”,始于宣德,成熟于成化。斗彩是釉上彩与釉下彩争奇斗艳的意思;一种认为是釉上、釉下几种彩色拼凑、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关于斗彩这个品种出现的时间目前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明代宣德官窑的创新品种;一说是明成化时期的创烧品种。但据文献资料可知,“斗彩”这个名称在明代还没有正式形成。

成化斗彩就是在宣德青花五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宣德青花五彩瓷器中的一个小局部纹饰使用的勾线填彩技法进一步拓宽,成为器物全部纹饰的装饰方法。从传世品看,几乎每件成化斗彩器都用青花勾绘整体纹饰的轮廓线,然后在双钩线内施多种釉上彩,构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彩瓷。这种装饰工艺既保持了青花幽靓雅致的特色,又增加了浓艳华丽的釉上彩效果。从现存实物看,成化斗彩的主要彩绘方法是: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勒出纹饰的轮廓线,有的器物还以青花做局部渲染。之后罩上透明釉,烧成淡描青花器,再在青花勾线内填以色彩低温烘烧而成。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色彩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

成化斗彩极其名贵,最主要是贵在彩饰工艺上创新与精湛。用“精工细作”概括成化斗彩的品质完全恰当。

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小杯胎体之薄几同蝉翼,可映见手指。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这种胎、釉特质的形成是由于成化瓷中的铁、钙含量下降所致,标志着成化官窑对胎釉原料的选择与控制比明朝前期更为严格。成化以前釉上彩色很少,即使着名的“景泰蓝”所用颜色也远较成化斗彩为少。“运用不同的选料和配比,做出这么多的彩色,是成化时期制瓷工人的巨大创造”。成化青花色泽淡雅,釉上彩色鲜艳清新。已故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撰文谈论成化彩色的特征:“鲜红艳如血,杏黄闪微红。水绿、叶子绿、山子绿等皆透明。差(姹)紫色浓而无光。孔雀蓝色沉,孔雀绿浅翠透明。赭紫色暗,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油红色重艳而有光。姜黄色浓光弱”。实可谓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其中的“差紫”是成化彩色中的独特品种。孔雀蓝与孔雀绿不用于斗彩器。成化斗彩在彩色运用上灵活自如,按照器物及纹饰风格,或者选用一两种(如斗彩卷叶纹瓶),或者选用三四种(如斗彩葡萄纹杯),或者选用五六种(如斗彩鸡缸杯)。用三四种彩绘的较多,用一两种或五六种彩绘的极少。然而无论选用几种,都设色精当,素雅与鲜丽兼而有之,明丽悦目,清新可人。应该说,若无成化颜色的丰富,便不会有尔后嘉万五彩、康熙五彩、雍正粉彩等的发展成就。成化斗彩无大器。以现有藏品看,高的瓶其高度约为19厘米,大的碗其口径约为23厘米,高足杯其高度约为7.6厘米,盘的口径约为16-18厘米,罐的高度约为8-13厘米,杯的口径约为7-8.5厘米。由此已能体察斗彩器的小巧铃珑。无论是何种器型,都具有端庄圆润、清雅隽秀的风姿。细细考察,可以发现其造型的轮廓都是由一种柔韧的直中隐曲、曲中显直的线条构成,因而风貌有殊。

斗彩瓷器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种类,它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老练于明代成化年间,此时的斗彩在众代前史中也是最为出名。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瓷器以其外型精巧圆润,画意高洁朴雅,彩饰清丽鲜美而为人所熟知,是汉代传统陶瓷艺术的珍品,一起也是如今大保藏家抢先具有的尖端瓷器。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