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食货志》载:(泰和)四年(1204年)八月,定从便钱法。后铸大钱,一值十,文曰泰和重宝,与钞并行。铸行的泰和重宝当十钱,玉箸篆书,顺读,素背。“宝”字为长冠书,有大样、小样之别。泉家郑家相曾说过,“小样狭缘细字,流传甚多。大样阔缘肥字,则不易得。”另有折三钱一种,极珍罕。据传说泰和重宝四字钱文是当时的大书法家党怀英书写。党怀英(1134到1211),字世杰,号竹溪,泰安人。大定进士。诗文书法均为当时所重。兼善篆籀、八分、真楷。尤以篆书造诣高,被称誉为“李阳冰之后一人而已”。他书写的这四字钱文笔圆润温婉,透逸灵动,清纯典雅,极富装饰之美。同时钱文经精工铸就,分毫毕肖,锋颖逼人。是古钱文中的珍品。
中国钱币博物馆所藏的这枚“泰和通宝”便是金章宗御书钱(见图),直径31.8毫米,重9.7克,铜质呈青白色,面文“泰和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地章深峻,瘦金体甚浓,章法华美,制作精良,光背无文。泰和通宝传世有小平、折二、折三、当十等多种样式,均极稀罕。亦有元代仿铸品,字体异于此版。金章宗自幼跟随其父完颜允恭学习汉文化,琴棋书画,音律诗词皆有很深的造诣。金代私史《归潜志》记载:“章宗聪慧,有父风,属文为学,崇尚儒雅,故一时名士辈出。”金章宗执政时期,朝臣大多都是有文采、有学识、有能力的官吏,并采取一系列举措不遗余力地推行汉化,其中主要内容有:一、尊崇孔子,修缮曲阜三孔,并在全国各州县设立孔庙。二、完善科举制度,增设童科,选拔儒生。三、健全礼制,沿袭参考唐宋旧制,编纂《大金仪礼》。四、修备法典,金章宗在位期间相继完成《明昌律义》《泰和律》。如果将金章宗与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作对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泰和通宝,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
泰和通宝的销量高不高
泰和通宝则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仅能推定铸于泰和年间。泰和通宝钱文为瘦金体,顺读,素背。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四种。形制和币值上整体效法宋徽宗大观通宝。同时铸量稀少,均比泰和重宝珍贵,折十钱更是极为罕见。据说民国时期,折十钱仅有陶心如和一个赵姓泉家各藏一枚。陶心如曾用原钱做范两次仿作,据说首次所仿仅五六枚。因为以原钱为范,化金朝钱币为铜,加之制作精细,竟作得和原钱不差毫厘。郑家相先生也不禁感叹:“予恐将来泉家,或有受其欺者。”所以现在所能见到的折十泰和通宝钱,未必是真品。
泰和通宝特点,中国钱币博物馆所藏的这枚“泰和通宝”便是金章宗御书钱(见图),直径31.8毫米,重9.7克,铜质呈青白色,面文“泰和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地章深峻,瘦金体甚浓,章法华美,制作精良,光背无文。泰和通宝传世有小平、折二、折三、当十等多种样式,均极稀罕。亦有元代仿铸品,字体异于此版。章宗自幼跟随其父完颜允恭学习汉文化,琴棋书画,音律诗词皆有很深的造诣。金代私史《归潜志》记载:“章宗聪慧,有父风,属文为学,崇尚儒雅,故一时名士辈出。”金章宗执政时期,朝臣大多都是有文采、有学识、有能力的官吏,并采取一系列举措不遗余力地推行汉化,其中主要内容有:一、尊崇孔子,修缮曲阜三孔,并在全国各州县设立孔庙。二、完善科举制度,增设童科,选拔儒生。三、健全礼制,沿袭参考唐宋旧制,编纂《大金仪礼》。四、修备法典,金章宗在位期间相继完成《明昌律义》《泰和律》。如果将金章宗与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作对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近几年泰和通宝同类藏品拍卖记录:
泰和通宝---估价35.00到70.00万---拍卖日期:2015年1月10日
泰和通宝---估价85.00到170.00万---拍卖日期:2015年7月11日
泰和通宝---估价35.00到70.00万---拍卖日期:2015年1月10日
楷书·泰和通宝·折五试铸---估价25.00到60.00万---拍卖日期:2012年4月19日
金代泰和通宝(一枚)---估价160.00到16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5月7日
大金泰和通宝---估价353.00到353.00万---拍卖日期:2018年6月18日
大金泰和通宝---估价353.00到353.00万---拍卖日期:2018年6月18日
金代泰和通宝(一枚)---估价160.00到16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5月7日
金代泰和通宝(一枚)---估价160.00到16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5月7日
楷书·泰和通宝·折五试铸---估价25.00到60.00万---拍卖日期:2012年4月19日
如何去做泰和通宝交易
泰和通宝: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始铸,钱文楷书,含瘦金体风韵,制作精美,直读光背。小平径厘米,重3.8克;折二径2.8-2.9厘米,折三径3.0-3.3厘米‘;早期折拾型钱直径4.6厘米,重38克,真实等于10枚小平钱的重量,后期折拾钱径4.4厘米,重15克,减重厉害,实为虚值大钱。当拾型大钱钱文有粗字版与细字版之别。泰和通宝钱不分何种均不多见,然早期厚重型折拾大钱为罕见者。泰和通宝史志不载,传世有小平、折二、折三、当十等,均极希罕。面文“泰和通宝”四字楷书,直读,瘦金体味甚浓,章法华美,制作精良,光背无文。元人曾仿制大小“泰和通宝”充作筹码,存世亦伙,故今泉家对通宝钱之真伪尚存疑义。另铸有“泰和重宝”钱。
泰和通宝展销,在所有精品中,Lot819号金代泰和通宝折十无疑是引人关注的拍品。泰和通宝由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始铸,钱文楷书,含瘦金体风韵,制作精美,直读光背,虽然泰和通宝传世包括、折二、折三、折十等,但均不多见,特比是早期折拾大钱罕见者,甚至可以说是每个钱币收藏爱好者的垂涎之品,为了争夺本品现场也是极为“激烈”,起拍价从万元一路走高,现场与网络争先出价,终本品以28.68万美元成交,约177.8万人民币,被现场买家拍的,而这样的成交价也领众业内人士感到惊叹。
本公司是专业从事天下古董艺术品展览交易的公司,公司借助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土耳其及港澳台等国际领事馆举行文化交流吸引外洋投资商逐步赢得业界的普遍赞誉,越来越多的藏家、机构,支持而且信托诚浩,我们有理由信托,成为中国甚至国际的服务机构,指日可待。
本公司自建设以来始终追求专业化服务,遵守行业规则,提倡规范自律,起劲推动香港特区文化艺术工业生长。后备实力强盛,团结,南京,珠海博物馆权威的专家团队为客户保驾护航,用资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的事情履历,定期在天下规模内举行大型艺术品交流会,与客户面扑面交流。公司在通过种种运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天下上的职位和影响,为海内外珍藏家和整体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条理、高质量的文化交流空间。
如果哪位藏家想知道泰和通宝在哪里成交的、成交价格等交易详情,作为估价的参考依据, 可以与本人联系(联系方式在上方) 多年来一直为客户办理私人洽购,成绩斐然。我们的私人顾问团队博学洽闻,对市场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