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盘!
浙江绍兴的陶明龙先生是一名古玩店主,两年前一位朋友在日本遇见一个盘子,拍了个照片发给他,一看画面有些特别,凭着多年的经验,陶先生说这东西1万美金之内你帮我买下来。
朋友把盘子带回来之后,陶先生每天就琢磨这个盘子,对画面中的部分细节有些不太明白,决定还是请教一下业内的资深专家。
当陶先生把盘子从巨大的包装盒里拿出来的一瞬间,专家直呼,这盘子太大了,搞鉴定几十年,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盘子。一般情况下超过30公分的盘子就被认为是尺盘了,40公分已经是超大盘了,像这个57公分的就是大盘中的超级大盘,然后专家一一给陶先生解释了画面中"令人费解"的内容。
画面上仕女戴着一顶帽子,中国历史上普通人是不能戴帽子的,汉代的时候已经规定20岁成人礼之后,士可以戴冠,普通人基本上都是头巾。历史上妇女级别相对较低的人更是不可能戴帽子,我们现在能见到的级别特别高的唐代墓葬里面才能出现那种戴帽子的俑,那是贵族的一个象征。而且画面中这个帽子们并不流行于中国,是欧洲的帽子,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中世纪的时候,教会禁止妇女在外边的时候裸露自己的头发,所以需要用围巾或者帽子把头发遮起来,只要出现这个帽子基本都是外销瓷仕。
女手中拿的是桂枝,这个图案在中国的传统意义里面叫折桂教子,但是细节上表达却是一个西方的画面,这既是中国人能接受的画面,也是西方人能接受的画面,是中西合并的一个审美。柳树画的有点像少女的刘海一样,这是乾隆时期的一个典型画法。另外,青花瓷器上面很少有支钉的,这个盘子因为尺寸巨大,所以盘底有6个支钉,防止器底中央往下塌,证明它的一个特殊性,烧制难度非常之高,而且这么大一件盘子基本上不瓢,尤为难得。
圈足露出的糯米胎质非常致密,釉质润亮。由于盘子太大,为了防止口沿爆釉,做成很薄的酱口装饰,这一刀修整下来的线痕非常的爽利,刀痕毕现,现在摸上去还会棱手,这是真品的特征。
经过鉴定,专家确认这是一件乾隆时期青花仕女童子纹大盘的真品,且如此之大,保存如此之完整非常难得。这种东西一般是当时的欧洲贵族放在家里或挂在墙上起装饰作用的,而不是用来盛菜的,所以盘子上面几乎没有使用痕迹,200多年后依然光亮如新。
听完专家的鉴定,淘先生很欣慰,觉得自己当初仅凭一张照片就买下来的超级大盘果然是真品。专家告诉他,这个盘子虽然非常开门,但现在外销瓷依然也有仿品,尤其是福建地区仿海捞瓷仿得非常到位。由于外销瓷一般追求产量,采用流水线作业,所以在海外的量还很大,这些年逐渐回流了一些,目前8万块钱应该是一个能流通的价格,将来还有一部分升值空间。
外销瓷虽然非常多,导致价格上不去,鉴于超过50公分的盘子就非常少见了,所以依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