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国画

书画装裱.出手

  • 发布时间:2018-09-12 11:35:39,加入时间:2018年07月18日(距今2498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850号锦城大厦22l楼全层
  • 公司:广州御藏文物经营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林经理,手机:18578646484 微信:ningmong4321

 工具和材料装裱书画需要有完备的工具和材料。工具主要包括:1.工作室,要求宽畅明亮通风。2.案台,以坚实的木材做成,用朱红油漆罩面,使之光滑平整。3.大墙或壁,分木板墙和纸墙两种,前者适用于气候潮湿之处,后者多用于干燥之处。要求平整、光洁。4.裁刀,用于裁切纸、绢、绫、锦的材料和挖配、裁画心及修补破洞。其刀刃锋利平直,呈马蹄形,又名马蹄刀。5.裁板,用于裁切之垫,多以质细纹直的椴木、银杏木或柳木为之。6.裁尺,用于裁切画心材料时作界尺之用,多用楠木、杉木制成。7.棕刷,用树棕编扎制成,有南、北方之分,前者小且薄,后者大而厚。8.排笔,由几支乃至20余支羊毫笔并排扎接而成,用于刷浆糊。9.竹启子,用大毛竹制成,呈剑形,前部薄而光滑,尖端半圆形,后部粗厚。10.针锥,用于扎眼、转边和排毛等。

以各种绫锦纸绢对古今纸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在宣纸和绢素上所作的书画,因其墨色的胶质作用,画面多皱折不平,易破碎,不便观赏、流传和收藏。只有经过托裱画心,使之平贴,再依其色彩的浓淡、构图的繁简和画幅的狭阔、长短等情况,配以相应的绫绢,装裱成各种形式的画幅,使笔墨、色彩更加丰富突出,以增添作品的艺术性。

  沿革书画装裱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帛画、缯书,至西汉即有装裱的绘画出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上端,装有扁形木条,系有丝绳,木条两端还系有飘带。南北朝时书画装裱多赤轴青纸,著名裱工有范晔、徐爱、巢尚之等人。书法家虞□还著有装裱著作。至唐代始用织锦装书画,格调堂皇,高手辈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设“论装背裱轴”一章专门论述有关装裱事项。

  宋代因书画繁荣,装裱亦获空前发展,多用绫绢作裱料,装裱样式丰富多采。北宋宣和年间,装裱多是画心上下镶隔界,不镶绫边,周以古绸绢边栏之,称宣和裱。此时画家米芾兼善装裱,著《论鉴赏装裱古画》一文,颇有建树。元代宫廷设置专门机构,管理装裱书画。

  明清以来,随文人画大兴,以素绢或浅色绢作裱料的装裱逐渐增多。出现了地区性的装裱中心,所裱书画因绫绢色彩及操作技法及裱幅形式的不同而具有地方特色,如京(北京)裱、苏(江苏)裱等。明代周嘉胄撰《装潢志》一书,论述精微,人多重之。

字画出手:广州御藏林经理

地址:广州越秀区东风东路850号锦城大厦22楼全层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