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江西铜元的铸造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日造铜元四万枚,主要铸造当十铜元。从大类上分,一是光绪元宝,一是大清铜币。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清政府裁撤造币厂,江西、安徽、江苏、清江归并江宁为一厂。由于清末江西所造铜元时间不长,所以铜元贻害稍浅。
江西民国壬子当十铜币始铸于1912年,铸造于南昌。江西是民国时期较早开铸民国铜元的省份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西革命党人即利用旧有设备铸造了辛亥大汉铜币。
中华民国江西铜币直径2.8cm,重6.5g。钱币正面上缘镌刻“中华民国”字样,下缘镌刻“当十”,珠圈中间铸“江西铜币”,中心六瓣花。背面珠圈内为十八星旗,上缘镌刻“KIANG-SEE”,下缘镌刻面额“TEN CASH”。品相完好,且存世甚少,收藏价值高!
民国时期,江西又复设造币厂,主要铸造了大汉铜币和江西铜币两个品种。由于民国政局动荡,铜元生产质量参差不齐,南昌造币厂几经停铸。
民国2年,财政部致电江西政府,要求严查铜元生产:“江西财政司设厂铸造铜币,系何理由?如未经呈准有案,请由部转饬停铸等语。查铜元充斥,为患滋深,该司设厂铸造铜元一事,希即查明,如果属实,立即停铸,盼电复。”
民国7年,江西省财政厅杨庆均在商民的请求下向财政部呈请再铸铜元:“当此军事发生,各路云集营中,无论食用所需要,无一非铜元不可。”为应对铜元短缺的局面,江西一度请南京造币分厂代铸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