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吗别闹了
说起帕金森病,许多人认为是人体老化的正常现象,第一印象都是不停颤抖的手。可见大多数的人都并不是真正了解帕金森。
帕金森病不一定都是“抖”,“抖”也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临床上最主要的表现是动作慢、难以做出精细的动作、手发抖、静止性震颤、肢体僵硬、强直、姿势前倾、难以控制步态等,非运动症状还包括嗅觉功能减退、睡眠障碍、长期便秘、莫名其妙的疲乏感等。
帕金森:积极面对的“长寿”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孙教授提到,帕金森病其实并不可怕,目前患者的平均存活周期为15~17年,前5~10年治疗效果不错,部分患者通过合理治疗可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相比较于癌症等疾病,帕金森病被称为“长寿”病。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保护帕金森病呢研究发现,咖啡和绿茶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建议合理膳食,注意限制牛奶、奶酪等乳制品的摄入量;提倡参加体育锻炼。
帕金森病治疗呈现戏剧化、艺术性
帕金森病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但近年来,帕金森病也出现了一定的年轻化趋势,40岁、30岁的患者也开始陆续出现。
目前主要是综合患者年龄、职业、病情、经济状况等因素,提供结合短期治疗目标和长期治疗规划的方案,在具体治疗上帕金森病表现出难以掌控的技巧性。
农村偏远地区帕金森病认知度亟待提高
据了解,中国是帕金森病高发国家之一,帕金森病患者人数超过300万,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持续增多,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呈现增长趋势,每年增加的新发病患者超过10万。
通过近十几年来的努力,城市地区70%左右的中老年人对帕金森病有所了解,但是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中老年人对帕金森病比较陌生,常常误以为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是人体老化的正常表现,因此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遇。许多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有限,缺乏专业的就医环境,不少医护人员本身对帕金森病的认知就比较薄弱,大众仍然需要提高对帕金森病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