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玉器

清代木雕人物笔筒

  • 发布时间:2018-09-15 10:49:51,加入时间:2018年07月19日(距今2482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中华园西路99号新江商务大厦
  • 公司: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先生,手机:18621868113 微信:L_H_J_GW 电话:0512-57781770 QQ:522725788

图2

图1

  

“笔之在案,或侧或颇,尤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这是明代朱彝尊所作《笔筒铭》。笔筒的前身为唐代的笔船、笔床、笔格,最早大约出现于宋代,《中国古陶瓷图典》中称“笔筒,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始见于宋,流行于清,器型似筒状”。

笔筒作为书斋几案上必备的文房用具,受到人们的重视,雕琢精美的笔筒,尤其受到文人雅士的赏识和推崇。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珍藏有许多不同材质的笔筒,笔者选取其中两件精品,略加赏析,以飨读者。

  

清代木雕八仙过海笔筒(图1),高17.4、口径13厘米。此笔筒表现的题材为八仙过海。图中群峦峭拔,苍松茂盛,祥云环绕,海水翻腾,画面布局巧妙合理,极富立体之美。老树则苍劲挺拔,八位神仙手持宝物,分3组腾云驾雾欲去,两只仙鹤展翅伴观音菩萨予以迎接,羽毛刻画逼真,形象生动,妙趣横生。其松干栉疤凹凸,苍劲有力,松针团圆,毗邻层叠,祥云飘浮,千姿百态,层次感很强。图中人物雕刻精细,其面部表情丰富,发结、胡须清晰可辨。整个作品采用高浮雕,手法细腻,不失为木雕工艺中的一件精品。

  

清代根雕笔筒(图2),高12.2厘米,呈上大下小中间卡腰之势。作者利用树根的不规则形态,借势雕有挺拔的松柏、刚柔相济的翠竹、飘飘欲飞的垂柳、压弯枝头的果树以及朽木、野菊等各种树木、花卉。利用其起伏多变的天然形状雕出了陡峭的悬崖、起伏的山峦以及小巧玲珑的亭榭。此作品刀法娴熟,刻画精微。松干栉疤孔陷纹凸、感觉真实,竹枝树叶层次分明。在表现手法上浅浮雕、中浮雕、高浮雕相互运用,相得益彰,是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笔筒材质多样,有瓷、木、竹、漆、铜、水晶、端石、玉、象牙、料器、紫砂、翡翠和鎏金等。笔筒传世也很多,其身上精美的绘画图案,精湛的雕刻艺术,美不胜收,令人赏心悦目。

笔、墨、纸、砚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房四宝”,笔为之首,装笔的笔筒也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文房辅助用具。因小巧精致、收纳方便,很快便风靡一时,至明末清初时盛行,成为文人墨客书房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物件,时至今日仍长盛不衰。

如果还有疑问的藏友可带藏品来江苏鉴宝斋拍卖行 找鉴定专家王志平老师 鉴定 探讨学习、因为

王志平,是高级鉴定评估专家,生于上海,从事文物鉴赏,擅长古陶瓷、古玉、青铜器、杂项类研究鉴定评估,师从上博研究馆员张尉(玉器)、陆明华(古陶瓷),当代鉴定大家蔡国声(瓷杂)、高阿申(古陶瓷)等大师。曾攻读文博、上博系统文物高研班,获高级鉴定评估职称从业证,曾担任上海市文联艺术品鉴定中心瓷器玉器专项鉴定评估师。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