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被认为是太阳系形成之初的残留物质,也有学说认为,某些陨石是行星相互碰撞抛进太空的碎块。总之,它们来自地球之外的太阳系。这些来自遥远时空的稀客,是我们认识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重要依据,其中某些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一 陨石的种类
按照成分和结构,陨石可分为3大类:铁陨石、石铁陨石和石陨石。其中石陨石又分为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人类收集到的约数万块陨石中,主要是石陨石(石陨石的大部分属于球粒陨石),其次是铁陨石,石铁陨石最少。
1、铁陨石
铁陨石的主要组成是结晶铁镍金属,及少量铁的硫化物、碳化物和磷化物。如果将铁陨石切开抛光,用稀的硝酸溶液蚀刻,通常会出现一种交叉条带形成的网状花纹,被称为威斯台登图案地球上自然铁中是没有这种花纹的,只有镍铁在缓慢冷却条件下结晶,才会产生这种花纹图案。
铁陨石被认为是来自行星核部的物质。
2、石陨石
石陨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含有少量的铁镍金属的硫化物。组成石陨石的化学成分相当于地球上的基性岩和超基性岩浆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也会含有某些未在地球岩石中发现的矿物。根据其结构,石陨石可再细分为球粒陨石和非球粒陨石。
球粒陨石,是具有直径从零点几毫米至几毫米的球粒结构的石陨石。这种球粒结构,在地球岩石上是见不到的。球粒陨石被认为是来自太阳系最早期的岩石物质。
无球粒陨石,顾名思义,是不具有球粒结构的石陨石。无球粒陨石的岩石学特征与地球岩石更为接近,被认为是来自行星外壳部分的物质。火星陨石和月球陨石都属于无球粒陨石。
火星陨石:有陨石学者发现,某些石陨石的化学成分、同位素比例及岩石特征与当时得到的火星岩石的资料一致,因此认为这类陨石来自火星。二十多年来,全世界只有三十几块陨石被鉴定为火星陨石。
3、石铁陨石
石铁陨石,主要由铁镍金属和橄榄石相间组成,这种石铁陨石也称为橄榄陨铁。有一种观点认为,橄榄陨铁是来自行星核部与幔部交界带的物质。橄榄陨铁非常稀少,切成薄片后很漂亮。
二、陨石的发现和鉴别
除了大型的陨石坠落事件外,绝大部分陨石都不是因为人们直接看到其坠落才被找到的。陨石陨落地表任何地区的概率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有些环境有利于陨石的保存和被发现,因此是寻找收集陨石的主要场所,如荒漠(图4)和南极冰原。此外,在已知的大型陨石、陨石雨坠落的地点附近,也有希望找到陨石。
陨石通常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观特征--熔壳,可以帮助我们表观判别陨石。石陨石熔壳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2毫米。偏黑色,近玻璃质,通常有小裂纹或类似皮革表面的结构,有的可见拇指印一样的气印,有的具流动纹理,但没有气孔。
陨石的化学成分、同位素比例、矿物组成、岩石结构等方面,经常与地球岩石有明显区别,可以成为我们鉴定陨石的重要依据。不过,某些鉴定项目需要特定的仪器设备或费用较高,不易简单实现。但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采用排除法帮助我们简便地解决大部分疑惑。即在某些疑似陨石上发现为地球岩石独有、而陨石不具有的特征,如典型的表生及热液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地开石、孔雀石等)、沉积构造(如层理、结核等)、喷出岩构造(气孔和杏仁状构造),以及地壳运动形成的构造形迹(断裂和褶皱)等。
三、玻璃陨石
还有一种和陨石有关的石头--玻璃陨石。对于玻璃陨石的成因,主流的观点认为玻璃陨石不是外来陨星直接坠落地面形成,而是在陨星撞击地表的瞬间高温高压作用下,地壳岩石物质被熔融飞溅形成。玻璃陨石仅在地球上的少数几个区域有发现,主要有捷克、澳大利亚、利比亚沙漠、美国、东南亚,及我国的海南、雷州半岛和广西等地。我国的玻璃陨石都是黑色的,也称为雷公墨。世界其它产地还有绿色、黄绿色、且相对比较透明的玻璃陨石,可做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