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似乎是个经济冬天,按经济学家所言,经济发展规律十年一次,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趟过了这道经济鸿沟。
时至今日,中国经济似乎又来到了这个十字路口,但这次的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十年前,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还没形成气候,当时的美国也没有对中国的产业进行多角度、多源头的绞杀。
今天却不一样,特朗普像是一只受到威胁的凶恶狮子,四处张牙舞爪,逮到谁就咬谁,尤其针对中国,恨不得一口吞下去,以上的现象大家都会觉得很纳闷,为什么美国要这番针对中国?
以褚教授的看法,是国家这十年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给美帝敲了个警钟。
按照世贸规则,中国只能贡献市场和做世界加工厂的角色,只能给世贸成员国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最后中国再花大价钱购买他们的高科技产品,所以中国始终处在价值链底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显然,我们是不能答应的,2015年国家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政策即证明我们要做制造业强国,可是老美不可能由着我们任其发展,中兴事件就是要卡我们技术脖子,拒华为于门外就是卡我们市场脖子,贸易战是进一步压制我们的生存空间。
面对现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这十年培育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该如何应对?
政府层面:
刹住过热虚胖领域,房地产首当其冲,各类金融平台不断暴雷,互联网游戏行业的高税收,扼制低级趣味的文化产业,停止环保污染产业,未来的经济发展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以相关企业都会面临生死存亡,应趁早转移低端产业。
习大大在这紧要关头造访非洲,与黑哥们打成一片,除了获取战略资源之外,我相信这也是为中国原传统低端产业找出路。
刚刚广东省发布的《关于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指出,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通过定向组织对接国家,“揭榜”奖励,并进行资助等新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开展对经济、社会产业、区域发展有重大需求的核心技术、关键器件等研究。
到2020年,规定40%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机关优惠政策。
企业层面:
适当瘦身,苦练内功,聚焦核心竞争力。人的因素上升到思想层面,把重复可替代性工作转移给机器操作,人员只负责设计研发管理工作,简单的人海规模战术是不可取的;
资金方面,充分合理利用企业自身造血之外的资金,政府扶持资金代表国家支持的产业方向,一旦获取便要加大研发力度,做技术迭代储备,未来没有技术壁垒的企业都会面临生存困难的处境;
物质方面,原材料的上涨是必然的,人类不可能无休止向大自然不计成本的索取,所以靠简单的原材料加工是没有出路,土地成本是有限的,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也不可能持续,只有向集约型、高附加值、高科技方向努力寻找机会,所创造的产品只有满足消费者定制化、小批量、多批次的需求才得以生存。
以上种种皆为褚教授身心感受,一点心得,与君分享,概为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