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又使用在汽车上了,只不过不是用在气缸里面“烧”的,是在排气管(消声器)里面“烧”的,即用于“废气后处理”。
一、什么条件才能处理尾气?
1、
温度:必须够一定的温度,尿素才能分解出氨气;也才能与氮氧化物反应。2、排气有过量的氮氧化物,探头(氮氧化物传感器)才向电脑版报告,车载电脑发出指令,尿素泵才定时、定量喷射尿素。
所以说,排气温度传感器不探测到200°以上尿素是不喷射的(所以有些“聪明”的司机就拆除或者移开一些温度传感器,让尿素不喷。是否妥当,下面再说)
2、尿素喷射是否与发动机油耗有关?
实际上,尿素是后处理剂,与发动机油耗无关。但是,为什么一些司机在用完尿素不加、或者故意不用,就会比平时增加油耗?这个下面再说。
二、司机们应对尿素的种种高招:
1、
刷电脑版,将国四发动机刷成国三;
2、
将温度传感器拆除----让电脑感应到排气管没有热;将传感器移开一些距离----让温度永远达不到200°以上,电脑不指挥喷尿素。
3、
将尿素稀释:用纯净水或者清水稀释尿素,以减少尿素使用量。
4、
将尿素喷管折回尿素罐以循环,不让尿素喷出去。
5、
对几个传感器进行改装、“蒙蔽、欺骗”电脑版,让其执行错误信息,不再指令喷射尿素。
6、
干脆拆除尿素喷射系统
三、对上面种种高招的解释
1、
刷电脑版,这是在得到主机厂授权才能办的事,这是可以达到的(估计在监管部门重视、竞争对手攻击下,今后说不会做了的)。但是,国四的燃油喷射系统与国三不太一样,就喷射压力就不一样,按设计国四机应该比国三机油耗低1-5%的,所以说,刷前要考虑好,或者试验以后做决定。另外,年审或者临时检测时,要保证恢复回来。当然,那些路边店铺自学成才的刷电脑版就更加要考虑清楚。
2、
将温度传感器(一些有2个的分前和后温度传感器如天龙、乘龙等,一些只有一个如解放J6)拆除或者移开一些距离,是可以让其不喷射尿素。但是电脑检测到“排气管长期温度低”就会显示错误或者故障符号,在一定时间后,发动机电脑便限制动力(功率)输出。而这个“故障”出现的延长时间是多久,因各个发动机厂家设计不同,某厂家是设计50小时后。而限制功率是多少?也是厂家不同,某厂家是限制到原机的75%,甚至一些是50%。
3、
尿素稀释。如果尿素稀释,其参加反应的尿素就少,处理的尾气让探头始终探到排放超标,电脑就一直指挥尿素泵不断加量喷射,当然也会使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