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名称:
藏品详情:该器喇叭形口,细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微外撇,整体造型挺拔修长,口部突出,腹部平滑,为典型元代玉壶春样式。
颈部以蕉叶纹和钱纹环一周,腹下部饰缠枝牡丹纹,与肩部折枝花卉纹相称。腹部主题纹饰以青花绘枝叶、以釉里红绘其花瓣,釉里红花瓣鲜艳夺目,纹饰均以堆塑浮雕而成,立体感十足。近足处以青花绘变体莲瓣纹一周,底足无釉,胎体质密。
整器造型优雅沉稳,是典型元代特征的上乘之作,保留至今仍品相完好,非常难得。具有极佳的收藏和观赏价值,升值空间无限。
丨元釉里红
元代的瓷器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创新品种便是元釉里红。它也是中国传统瓷器烧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珍贵品种,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由于元代瓷器数量较少加上釉里红工艺的烧成难度巨大,故流传至今的元代釉里红瓷器甚是稀少;它的历史性、艺术性、珍贵性,皆堪称华夏文明的瑰宝。
釉里红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1300℃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瓷。
丨堆塑浮雕工艺
陶瓷堆塑,又称“堆贴”、“塑贴”、“堆雕”,是陶瓷装饰的一种工艺技法,始于南北朝的三彩,又在初唐重装登场。堆塑主要以捏、贴、雕、塑等技法为主,或追求写实、或浓缩提炼。其中贴塑多见两种手法:模制粘贴和塑形拼贴。也就是将模制或手工捏塑成型的半成品粘贴、叠加于坯体所需的位置,然后罩釉烧制而成的一种陶瓷装饰技法。
陶瓷浮雕亦称“堆雕”、“凸雕”、“凸花”,浮雕陶瓷文化起源于唐朝。陶瓷雕琢的部位很有讲究,是采用各种方法,如堆、贴、刻等,使陶瓷表面产生凸起的纹样。一般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也有两者相结合的。瓷器在被制作出浮雕工艺的同时,也被赋予美好的祝愿,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唐朝,浮雕瓷器已作为当时经典的精品礼品成为了国礼出使各国。
该瓷器的腹部和瓶口内侧装饰均采用了堆塑工艺,枝叶、花朵的立体感十足,釉色淡雅沉稳,细节精致清晰,观赏性极佳。
丨艺术原创——元青花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短暂,元代陶瓷的生产制作时间有限,故存世量稀少。元代青花瓷有着不同于以往的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装饰花纹所使用的青花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不同的颜料所制出的瓷器也都风格不一。
元青花的主体纹饰多种多样:植物类有:牡丹花纹、莲花纹、芭蕉或瓜果等。动物类有:龙纹、鱼藻纹等。还有各类人物故事绘图,其艺术创造的感染力极强,是其他时代无法比拟的。元青花的辅助纹饰品种繁多,有图案性质的写实内容或几何纹样。
在古代,瓷器不仅是文人墨客热衷收藏陈设的器物,还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是一种奢侈品。如今,经过岁月沉淀流传下来的瓷器,同样地被人们视若珍宝,其中多出来的那部分情感,是想一睹其芳容,了解它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