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铜币军政府是由四川铜元钱币演变过来的,最早铜元清光绪二十八年川督岑春煊始议铸造铜元。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建立四川铜元局,其规模不大,仅就原购铸小制钱的废机修整使用.厂房是机器局的压铜厂和旧的铜钱厂,铸料是机器局的枪弹废壳边渣和宝川局余铜,圯炼净尽。按铜96%、铅0.1%及其他的比例配铸“当五”、“当十”铜元。所铸铜元悉用紫铜,量较好。以致四川铜元成为全国铜元特点之一。
百文是当时铸造最少也是最珍惜的。“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发行量较大,流通时间较长,现今存世量亦较多。其各种面值中除五文、十文者外,其余三种面额版式繁多,一百文发行量极少。 四川军政府发行的货币,目的在于筹措军饷,维持政府开支,同时也是满足保路运动的需要,所以“汉”字铜币具有军用货币和民用货币的属性。后期川中各路军阀铸造众多铜币,流通周期也相对较长,再加上换模修版等原故,导致版别极其复杂。中国是最后一个结束银本位币制的国家,军政府“汉”字大铜币,在历史和军事上都有详细记载,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最终会称为稀有文物的收藏品。一般的四川铜币价格都是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存世量少的,能达到百万。“四川军政府造铜元”收藏价值难以估量,是古玩收藏市场的“偏门”,如今“四川军政府造铜元”收藏市场很火热。
藏品虽经历了无穷岁月,但纹路依然清晰可见,上面的锈迹也见证了其历史的积淀,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有着难以言喻的收藏价值。两枚铜币保存完好,钱文、轮廓的清晰程度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2013年的时候,再次出现一枚特殊版本“四川铜币‘’这是百万里无一的珍贵藏品。那时候经众多收藏家激烈争夺,最终以140万成交年,孙小头的市场价格突破百万已经是稀松平常,一些特别的版本价格升值更快,在200-300万之间。
民国7年(1918)成都造币厂曾增铸五文铜币。民国8、9年曾铸当一百和二百铜币。民国13年(1924).扬森为了更多地掠夺铸币暴利,铸造重量轻、币身薄,体积小的小一百和小二百(也叫新一百和新二百)铜币,这两种铜币的模式与以前铸的“汉”字和“旗版”均有变动。自民国15年1926)起到17年(1928)止的三年时间内,四川造币厂铸造的小二百文铜币多达四亿余枚。由于铸造铜币有利可图.当时省内各防区的军阀们也纷纷效尤,设厂铸造劣质铜币,使四川币制混乱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后期铸造的四川铜元存世量比较大,市场价值不是很高品相被称为是“收藏品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