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期,港台兴起的高古玉收藏热潮让红山玉器在收藏市场中受到关注。一面是大量出土的红山玉器精品,另一面是基本全仿的市场现状,红山玉收藏可谓迷雾重重,想要拨云见月却不是容易之举。
经过几十年的市场考查和研究,笔者发现,古玩市场中的红山玉器基本是假的多,真的极少。
近些年,在古玩市场上明显出现了两类完全不同的收藏群体,一类是极少数真正的鉴藏家和有眼力的收藏爱好者。在市场上,红山玉器大多是以对外保密的方式进 行交易的。在行内的收藏和交易也不过只有几十件,而且所见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小件红山玉器。这些小件红山玉器一般只是一些玉珠、玉管、玉勒、小玉玦、小玉 环之类。而像玉猪龙、玉C龙,以及一些所谓的太阳神和各种神人、神兽,或者超过20公分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在古玩行内极少有人见过或者买卖过。而且在民间 也极少发现有大件的红山玉器物,市场中能够见到的那些实际上都是赝品。这些小器型的红山玉器只局限于几十人的小范围内流通,其交易价格基本在几万元、十几 万元的价位上,而高品位的,算得上博物馆收藏级别的红山玉器,则极其难寻。
另一类则是比较普通的玉器收藏爱好者,这个收藏群体人数庞 大,但是他们不收藏小器型以及一般的红山玉器,他们收藏的重点围绕在尺寸20公分以上,甚至是以米为测量单位的“红山玉器精品”上。用这些玉器收藏爱好者 的话说:他们的藏品比博物馆的还要好,有的甚至连博物馆藏都无法与之相比。据说这些“红山玉器精品”的出土量非常大。这些所谓的红山玉器,在古玩市场上被 大量地买卖流通和收藏,其销售价格差距也极大,便宜的有几百元、几千元就可以买到手的,贵的则需要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才能购买到。
红山玉器,研究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就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学术课题,同时也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文化工程。对广大玉器爱好者而言,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研究的能力和条 件来深入研究学习。因此,他们的古玩收藏知识架构只是局限于对传统文化浅层次的兴趣和爱好,他们之中更多的人往往更加注重藏品的经济价值。
而如今的古玩市场,用险象环生这四个字来形容可以说毫不夸张。对广大古玉收藏爱好者而言,树立正确的收藏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辨伪知识和水平才是最关键 的收藏环节。要想收藏古玉真品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艺术素质,要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才能对真品进行客观的分析并认识和掌握真品的特征规律。也 只有这样才能收藏到真正的红山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