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1687到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钱塘(今浙江上海)人,布衣终身。他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从三四十岁开始临仿该碑,到七十余岁的数十年间,他临仿《华山碑》的作品存世不少,但每件作品都有不同的意味不同的风貌,从较早的扁形圆笔,到中年方体方笔明显带有魏碑书意的变体临写,至竖横都用扁笔,强调倒薤撇捺的楷隶,以至七十左右漆书的形成,都在他各个时期临写的《华山庙碑》作品中有所体现,可以说他每临仿一次华山碑总带着探索性的思考,西岳华山碑成了他书法变革的灵感契机。“华山片石是吾师”,金农如是说。而这个老师就这样伴随了他一生。
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金农书法,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
金农书法在场哪里卖的好
重要的还不是幅式的大小,而是这幅作品既带有早年扁体的隶书风貌,又不再求华山碑形貌的相似,而是更多的参用了魏碑的体势与方劲拙硬的用笔,在力求整体的简朴厚拙中,又每每强调撇捺的舒展与顿挫,所谓倒薤、垂露法的运用,使方拙的体势中有了变化和风韵,前人把这类书法归为冬心先生独创的“楷隶”,而这幅气沉力厚魄力宏远的巨幅作品,和他晚年为世人熟知的渴笔“漆书”,形体已有许多类似——金农以他雄深的气魄,孤傲独诣的革命精神,开创了有清书坛一种全新的面目,《大字隶书华山庙碑》正是这样一幅成功的代表作品。
金农书法值钱吗,今为人所熟知的是金农的漆书,自称“渴笔八分”,他72岁作隶书《相鹤经四屏》有言“余年七十始作渴笔八分,汉、魏人无此法,唐、宋、元、明亦无此法也。康熙间,金陵郑簠虽善斯体,不可谓之八分。一时学郑者,更不可谓之渴笔八分也”。然他50岁以后就开始作此书,是对八分书(隶书)的进一步发展,融入古代的飞白书,晚年到达高峰。横画卧笔侧锋横扫,竖画以中锋直下,横粗竖细,向左的撇用倒薤法,向右的波挑则内敛,结字呈长方形。齐白石认为金农的漆书是从《天发神谶碑》而来“写‘何体’容易有肉无骨,写‘李体’容易有骨无肉,写冬心的古拙,学‘天发神谶碑’的苍劲”。《清史稿·艺术传》认为漆书是“截毫端”所致,实为无稽之谈。写过书法的人都知道,只要起笔时铺毫得当,运笔顺势而为,即可有漆书“方起方收、爽直斩截”之效。其晚年的漆书在行笔的过程中添加了不间断的细致波动,更见生涩苍茫之感。扬州八怪诸书家之中,数金农和郑板桥书法具特色,创造了一种非真、非草、非楷、非隶的“怪”路子,是对古典书法的新突破。
近几年金农书法同类藏品拍卖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金农回廊独咏图镜片
估价10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115.00万---成交日期:2015年12月19日
藏品名称:金农隶书临华山庙碑立轴
估价180.00到280.00万---成交价:RMB324.80万---成交日期:2010年11月24日
藏品名称:金农漆书甫里先生传立轴
估价50.00到70.00万---成交价:HKD135.00万---成交日期:2013年5月27日
藏品名称:金农书画合璧册册页(十二开)
估价500.00到800.00万---成交价:RMB851.00万---成交日期:2012年6月4日
藏品名称:金农1761年作孤山古梅图立轴
估价250.00到350.00万---成交价:RMB586.50万---成交日期:2014年12月14日
藏品名称:金农人物立轴
估价6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162.40万---成交日期:2010年8月15日
藏品名称:金农幽兰图立轴
估价500.00到550.00万---成交价:HKD590.00万---成交日期:2014年10月6日
藏品名称:金农隶书立轴
估价45.00到55.00万---成交价:RMB106.40万---成交日期:2008年11月23日
藏品名称:金农菩提罗汉立轴
估价10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207.00万---成交日期:2016年11月13日
藏品名称:笪重光、华嵒、查士标、阮元、吴锡麒、王文治、刘墉...
估价250.00到300.00万---成交价:RMB285.60万---成交日期:2010年12月29日
2018年金农书法价格多少钱
如果说金农成为书法家是不为初衷的意料之外,是仕途无望的无奈之举,那么成为一名画家更是诗书之后托名的风雅之事,然让金农在绘画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有三:其一,金氏一门曾为钱塘江畔的旺族,且幼年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书画皆能;其二,仕途不利,经济拮据,卖书画可以增收;其三,曾受业于何焯,何焯是的书法家、收藏家,在其门下学习的二三年中,金农见过大量的书画真迹,眼界自然不凡。
金农书法价值,金农少年时期游历四方,拜访毛奇龄,呈其诗,毛西河夸曰“吾年逾耄耋,景迫崦嵫,忽睹此郎君,紫毫一管能颠狂耶”!又受业于何焯,何焯是的学者、书法家、收藏家。在其门下学习的两年中,虽不曾达到出仕的目的,但诗文书画、金石考据皆有很大收获。雍正十三年(1735),金农被举荐应“博学鸿词科”之试,次年再次被举荐皆不中,个中情形,今已难考。此后金农客居扬州,广交名人雅士。有趣的是,这交游中也包括豪贾、盐商。康乾时期,作坊、工商业不断发展,扬州作为古代水路交通的枢纽之一,有“东南繁华扬州起,水路物力盛罗绮”之誉。名商巨贾纷至沓来,其中也不乏“雅好诗书”“贾而好儒”之商人,他们常于自己的宅第、馆园,如程南坡的“筱园”、陈敬斋的“梅庄”、马日琯,马日璐兄弟的“小玲珑山馆”等举行雅集,吟诗、作画、观摩历代名迹。如此浓重商业氛围下产生了以“扬州八怪”为主导的书画文化圈,影响了扬州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金农就是“扬州八怪”之首。与“八怪”其他人相比较,金农的书画作品并不多。金农晚年患眼疾,还有软脚病,所以绘画作品常由弟子代笔(其弟子有束杖凤、孙松、裘镛、罗聘、项均等,但罗聘为其绘画的主要代笔人)。金农初到扬州就结识了高翔、汪士慎,结下终生翰墨缘。雍正九年(1731),金农又结识了郑燮(郑板桥),此后二人常共同参与雅集,又有诗文互赠。乾隆二十九年(1764),两淮盐运使卢雅雨组织“红桥修禊”,金农与郑燮等人为李方膺《墨梅图》题跋。至第二次“红桥修禊”,金农收罗聘为“诗弟子”。扬州的商业氛围也影响了艺术品的交易,郑燮《行书扬州杂记》曰“王篛林澍、金寿门农……郑板桥燮、高西唐翔、高凤翰西园,皆以笔租墨税,岁获千金,少亦数百金,以此知吾扬重士也。”乾隆二十八年(1763)金农仙逝,是其弟子兼好友的罗聘扶柩归葬于上海临平黄鹤山。
本公司是一家依托的文物拍卖公司,在天下开展古董艺术品拍卖,文化艺术品交流、展览、拍卖/撒播的大型综合性运营平台。公司主要从事境内外文化艺术品的展览、展销、拍卖及推广运动,重点致力于推动国内珍藏艺术品和艺术家在港澳,亚太,西欧地域举行展览拍卖运动,同时推介外洋艺术精品来华举行巡展和销售。
本公司是一家专业化的艺术品拍卖公司,营业规模包罗:历代中国字画、油画、瓷器、玉器、雕塑、铜镜、金银币、古钱币、工艺品等。依附其重大的客户网络和艺术品交易市场,雄厚的人才优势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服务宽大藏家。将公司设立于中国的金融中央——,这座早开放的商业都市,也是艺术品珍藏与交易的活跃之地,吸引天下各地珍藏者的眼光,营业厅陈列了大量的字画、瓷器、古玩杂件等艺术文化珍品。
帖子中不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有藏品想估价、出手的可电话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