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洋币,银币正面的主图为手执束棒的自由女神坐像,坐像的两侧铸法文文字是:REPUBLIQUE FRANCAISE(法兰西共和国)。女神座下方有小字法文BARRE和该币发行的年份。银币背面的主图案为花 环,周圈为说明文字,花环上方铸法文为:FRANCAISE INDO-CHINE(法兰西印度支那),银币花环中间 的横向文字为银币的面额:PIASTRE DE COMMERCE(皮阿斯特的贸易银)。银币花环下方文字为: TITRE0.900 POIDS 27 GR。整块银币背面文字的中文意译为:法兰西(所属的)印度支那(银币),是 难得的珍藏佳品。由于坐人开始铸造无论从成色及重量(27.215克,90%成色,1885年-1895年制规格,被称为加重坐洋)上都优于鹰洋,很快就占领了统治地位。也正因为其纯重高于墨西哥鹰洋(27克),多有藏匿及熔化者,故不能流通。因此,于1895年将重量减低,将一元坐洋的重量由原来的27.215克减至27克年制规格,被称为普重坐洋)。也正是因为其成色高重量足,晚晴以至民国,在中国南部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沿海以及国内大部分商贾聚集地通用。一元坐洋于1928年停铸,随后于1931年以谷物女神头像重新开铸了1元,其的设计图案、重量(1931制减重为20克,成色不变)已和原先的坐洋迥异,人们习惯上仍然称其为坐洋,但须折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