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鼻烟壶

失传已久的袖中奇珍——鼻烟壶

  • 发布时间:2018-09-28 10:59:50,加入时间:2018年09月02日(距今2442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国际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深圳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赵经理,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其中鼻烟壶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艺术品」。 十九至二十世纪 鼻烟壶十三只 它集我国的烧瓷、玛瑙、料器、玉石、水晶雕琢、金漆镶嵌、雕漆,景泰蓝、象牙、竹木雕刻、金属工艺、书法、绘画等各种工艺技术于一身,成为我国工艺美术的一个浓缩的结晶,它便是鼻烟壶。 鼻烟壶为盛装鼻烟之容器,鼻烟系一种烟草制品,原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欧洲传入中国后,加工转化后成为粉末状药材,吸闻之后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闻鼻烟在各阶层更是蔚为风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国的艺术风格,发展出匠心独运的各式鼻烟壶,在清代美学工艺上大放异彩,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表徵之一。 料胎鼻烟壶十三只 我们最早的吸烟方式和今天是不一样的。今天大部分人吸烟都是烟卷,往前推起码都是烟袋;在南方的乡村,很多人则吸水烟。而我们最早期人类吸食烟草,主要是吸鼻烟,现在去印度就有可能看到有人仍在吸鼻烟。鼻烟虽然很少人吸了,但是装鼻烟的鼻烟壶是在中国发扬光大,现在还是相当有人气,很多人愿意收藏,已经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独特的艺术品。 在清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可以吸食鼻烟,鼻烟壶变成社交中展示的工具,以彰显自己的身份。那时没有烟草的牌子,人们就展示手中的壶,翡翠的、白玉的,人与人之间有这种暗自的比较。 比如,鼻烟壶中有很多颜色是非常鲜艳的,尤其玻璃器。玻璃器是西方人传给我们的,所以中国人拿到这件东西就觉得特洋气,就互相比较。你拿山楂红的,我拿鸡油黄,还有人拿葱心绿、宝石蓝……人们会去炫耀这件东西的优点,所以,鼻烟壶拿出来,就是一个人的身份。 我们过去对鼻烟壶这种文化不太重视,认为这是雕虫小技,所以大量的鼻烟壶都流往了欧洲,今天真正好的鼻烟壶,应该说欧洲的藏家手里占了绝大部分。 十九至二十世纪 鼻烟壶十二只 雍正,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也是大清王朝的皇帝,雍正的勤政爱民更是受到了万民的敬仰。雍正皇帝为了国计民生的缘故,极力倡导禁止烟草的种植和吸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雍正帝却与鼻烟和鼻烟壶结下了不解之缘。 雍正以前的皇帝是不吸烟的,包括鼻烟也不闻。但作为一向标榜“敬无法祖”的雍正帝,正是在倡导禁止烟草的时候,自己却染上了闻吸鼻烟的嗜好,这似乎是有违祖制的。然而,我们还应客观地加以分析,由于鼻烟的闻吸这一现象在清代上流社会已成为一种时髦的时尚,作为封建社会的皇帝,染此嗜好,自然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另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帝不仅嗜好鼻烟还特别的喜玩鼻烟壶,他曾下旨为他烧制鼻烟壶,并亲定式样。 大概爱好也是会遗传的!乾隆皇帝同样没有例外的也爱上了鼻烟壶,并且有一次大臣进献鼻烟壶后,和珅由于太喜欢竟进宫将之偷走!如此胆大包天,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鼻烟壶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 事实上,鼻烟壶这样小巧、别致、方便携带的收藏品价位相对适中,而且与绘画、书法等相结合更使其富有收藏价值。近两年来各大拍卖公司纷纷涉足鼻烟壶等小众藏品拍卖,几十上百万元的天价并不罕见。 玉雕里的鼻烟壶 鼻烟壶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积淀深厚,演化有绪,玉雕鼻烟壶更为收藏家青睐。岭南荟萃玛瑙鼻烟壶的匠人代表李克生老师,经长期探索、研究,重拾濒临失传的“水上漂”掏膛技艺,制作了精美绝伦的玛瑙鼻烟壶。器身虽然尺寸小巧,却兼具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融掏膛、阴刻、高低浮雕、篆刻等玉雕技法,制作极精妙,造型优雅大方,独具特色。 其精绝之处是建立在壶壁极薄这一基础上。通过极小的壶口,却将壶身掏至薄胎,达到壁薄如纸,轻若无物,入水即漂,令人叹为观止。这要求在制作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对雕刻工具的力度及内膛厚度把握精准,协调每个部位的厚度,否则前功尽弃。 鼻烟壶传承至今不仅实用,更是艺术品,这要求玉雕师创作前必须以相石之法选好石料,凭借经验和灵感 ,依据石材因势象形完成艺术构思,这所依靠的不仅是匠人的直觉,更是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只能用心沉淀,不断实践,或随势取形自然成景、或镌刻雕琢遗迹得神而现等,才能完成一件精巧、细腻、和谐、完美的鼻烟壶艺术品。因此要求非常人的细心、耐心和一颗玲珑心才能做好这一项高超绝技。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