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珐琅彩瓷是极为名贵的品种,与宋汝瓷、元青花并驾齐驱,也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一直是专为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
在清代,珐琅彩瓷一直是专为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其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明丽、画工精致,有“彩瓷皇后”的美誉。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造价贵,艺术水平高,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
珐琅彩被称为“世界上奢侈的艺术品”。古人说:“一件好瓷器烧成,要具备天时、地利和人巧。”一些器型、质地、图案和色彩俱佳的精品,甚至是工匠们终其一生求之不得的。对于珐琅彩瓷的烧造,那时的匠师们可谓竭尽全力,呕心沥血,从而摸索总结出一套烧制这一特殊品种的方法。由于珐琅彩器是宫廷皇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数量极少,很少人可见到此类珍品。凝结了工匠们心血和汗水的成品珐琅彩瓷,制作完成后呈献给皇帝,皇帝本人御览定夺后仅留下极其完美者,剩余者全部砸碎。
因而,与这件瓷瓶完全相同的作品是不存在的。当年,不仅是珐琅彩瓷成品,就连被砸碎的瓷片也不能有一片外流民间。在紫禁城中,掩埋碎瓷片也曾是太监们的一项日常工作。据记载,宫内所使用的瓷器,即便破损了,也不能随便处置,必须找专门的地方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