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哥窑

  • 发布时间:2018-09-30 09:39:40,加入时间:2018年09月03日(距今2433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76号富力盈隆广场6楼
  • 公司:广州满园文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欣然,手机:18680582075 微信:ChinaLee-2075

“”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这是传世的主要特征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炉、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见仿古造型,底足制作不十分规整,釉面常见缩釉和棕眼。

而《中国陶瓷史》这样叙述:

造型有各式瓶、炉、洗、盘、罐等。论胎有厚薄之分,其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多种色调,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各色。从时间上讲,这里应有早晚之别,从产地说也有恐非一个瓷窑的作品,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记载“”的古文献主要有:元代的《至正直记》,明代的《格古要论》、《遵生八笺》,清代的《博物要览》以及明代的《浙江通志》等。但究竟窑址何在?性质如何-一直是陶瓷史研究中众说纷纭、悬而未决的问题。

流传于世的“”经典器大多源自清宫旧藏,由于这批器物与古文献中的记载的“”特征不符,而且没有考古资料佐证,因而造成了中国陶瓷史上大的悬疑。

为区别于明、清文献中所记载得(龙泉章生一窑),宫中名为“”的传世品,后世鉴赏家称其为“传世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