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烂果病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既浆烂型、黑疔型、褐皮型。浆烂型病果主要致病菌为囊孢壳菌,黑疔型病果的主要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褐皮型病果的主要致病菌为毁灭茎点霉菌和细链格孢菌。
烂果病多种病原菌可在枣树树体的多个部位及病残体和枣园周围的多种树体上越冬。其中主要致病菌囊孢壳菌7月上旬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侵染高峰期,9月中旬为田间发病盛期,晾晒存贮过程中继续发病。病害的发生与8月中、下旬降雨量关系密切,降雨多、湿度大时易引起烂果病大流行。
治疗方案:
《靓果安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2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预防方案:
1)萌芽前半个月:使用《溃腐灵》1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2)展叶期:使用《靓果安》300倍+有机硅喷雾2次,每次间隔10天;其中一次搭配《沃丰素》600倍。
3)第一次生理落果期:使用《靓果安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保果)
4)果实生长期:使用《靓果安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进行喷雾2-4次,基本每次间隔10-15天。病害高发期或雨季来临前可配合喷施《大蒜油》1500倍或当地化学药。
5)秋季采果后:使用《溃腐灵》3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进行喷雾1次。
6)落叶2/3后,使用《溃腐灵》1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中药制剂特点:
标本兼治,药肥双效(防病治病的同时能营养复壮株体),无抗药性,可连续使用,无毒无残留,不影响绿色有机标准,任何时期均可使用,安全性高。
中草药制剂(靓果安、溃腐灵、青枯立克),区别于化学药,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1、安全性高,可在果树生长的关键时期用药(如展叶期、花期、幼果期),起到很好的早防效果,病害高发期来临前或初显症时,可通过提高用药浓度,缩短用药间隔,增加用药次数等措施来起到很好的重治效果;
2、作用广谱,不仅对于细菌性病害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对真菌孢子也具有通杀作用;
3、传导性好,产品成分与作物亲和,被作物吸收后,可直接参与树体循环,传导杀菌;
4、营养复壮,产品中含有黄腐酸、多肽、多糖、中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能够被树体直接吸收利用;
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增加有机物创造量,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其与产品中的硫元素结合,能够开启作物的次生代谢,提高抗病基因的表达,产生能改变果实风味的化感物质,改善果实的口感,增强果实的表光。其含有的鱼腥草等成分,对于采果、落叶产生的果痕、叶痕以及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具有很好的愈合作用,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