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
此藏品在素胎白瓷上勾出图案的轮廓,然后在轮廓内填上一层玻璃白,再在玻璃白上堆填色料,用干净的毛笔轻轻地将颜色洗染成深浅不同的层次。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趋于成熟,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乾隆粉彩不仅保留了前代粉彩的精华,还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艺技法。这时粉彩的质量虽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这些工艺繁复,色彩浓艳明丽的器皿是乾隆彩瓷志制品中的杰出代表。
此藏品描绘着七十三只燕子,形态不一,栩栩如生,跟期间的花卉构图和谐,意趣盎然,春天万物生长,彰显着鲜活的生命力。七三相加即为十,也是辅以乾隆的自称“十全老人”,为讨乾隆欢心,特烧出意寓深远的贺寿杯,胎体素薄,运用粉彩的烧制,百件难成一件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