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早期一些器物仍沿用永乐、宣德时期使用的进口青料,青料发色浓重,由于青料中含铁量较高,所以纹饰中仍有自然形成的铁结晶斑。成化时期多数瓷器,主要使用国产青料平等青,由于青花料的淘炼极其精细,所以杂质很少。青花呈色较暗、淡雅,给人以活泼的动感。它不同于晚期的靛青色,层叠渲染,色泽浓重,而是将青料淡淡地描绘在瓷器上,产生一种淡雅、柔和的温馨感,形成成化时期青花瓷器的特有风格,而各式杯、碗在成化青瓷器中具有代表性。
成化时期比较少见前朝那种层层装饰的方法,见到的也是仿前朝的作品。而代表其自身风格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为花卉纹,如菊花、山茶花、缠枝莲、蜀葵、团花、八宝、杂宝等,多单独描绘成折枝花、团花等,花纹不写实,多为图案式布局。有些采用双勾方法,这与成化时期斗彩器物有关,斗彩则为釉下以青花绘制纹饰轮廓线,亦多用双勾技法,高温烧成后,再于青花线中填红、黄、绿等彩色。第二种为瓜果、花鸟。第三种以梵文作装饰,前朝虽已出现,但不如成化时期普遍。此外还有传统题材的松竹梅、龙凤、莲塘游鱼、海兽、婴戏等纹饰。
成化青花款识:
1.“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以双方栏,此种款以杯较多使用,也有少数盘、碗、洗使用,款多在器底;
2.“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以双圈,以盘、碗使用较多,其次瓶、罐等亦有使用,多用于器底,亦有用于碗心者;
3.“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横行楷书款,常见黄地青花盘外口及高足杯足内使用。
总体上,成化款比较规范,以六字双圈、双方栏款较为常见。成化款的字体特点是笔法苍劲有力,藏锋,起落处无虚尖,中锋用笔,笔划圆润,字体似一人手笔。由于自弘治始,历代均有仿成化器物,所以鉴别成化款识时应特别注意。但历朝仿品中,以嘉靖、万历时仿款比较近似。此外,在成化器物中未见“成化年制”四字款,故署此四字款者亦为仿品。
藏品征集:孔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