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B蓄电池在存放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产生自行放电现象。正常的蓄电池,每存放1天,电能容量约损失1%~2%,即一个充足了电的蓄电池,存放一个月的时间,电池的电量大约损失一半。
一、自行放电原因
1.GNB蓄电池外部有搭铁或短路。当蓄电池引出导线与机体搭铁,或蓄电池壳体上有扳手、铁丝等导体将正负极连通,将会产生剧烈自行放电,很快将电能放完。另外,当蓄电池外壳、顶盖上有溅漏的电解液时,也可将正负极接线柱连通而放电。
2.蓄电极隔板腐蚀穿孔、损坏,或正、负极板下的沉积物过多,这时正、负极板便直接连通而短路,引起蓄电池内部自行放电。
3.电解液不纯,含有杂质,或添加的不是纯净水,这时电解液中的杂质随电解液的流动附着于极板上,各杂质之间形成一定的电位差,便会在蓄电池内部形成许多自成通路的微小电池,使蓄电池常处于短路状态。试验表明,电解液中若含有1%的铁,蓄电池充足电后会在24小时之内将电能全部放完。
4.蓄电池极板本身质量不行,含杂质较多,也会形成许多微小电池而自行放电。
5.蓄电池存放过久,电解液中的水与硫酸,因比重不同而分层,使电解液密度上小下大,形成电位差而自行放电。
二、预防措施
1.加强保养,保持蓄电池上盖清洁。
2.保证电解液有较高的纯度,在配制电解液、添加蒸馏水时,都应严防杂质进入。
3.蓄电池在存放过程中应经常充电,使电解液密度保持均匀,并使液面不致下降。
4.冲洗蓄电池外表时应预防污水从加液口盖或通气孔处进入蓄电池内部。
5.隔板、极板损坏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6.更换电解液时,一定要将蓄电池内的残液清除干净。
既然蓄电池里面的电池液是水和硫酸,那么蓄电池在低温下很可能就会结冰。遇上蓄电池结冰,作为车主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先不研究蓄电池的电池液究竟会不会结冰,我们先来看看电池结冰后我们应该怎么办?
电池结冰后,我们的车辆将无法启动。我们应该把电池从汽车上拆下来,然后搬到室内有暖气的地方让电池液融化后再装到车上使用。当然,晚上把蓄电池拆下来带到屋内暖和的地方保存就可以避免电池结冰情况的发生了。
GNB蓄电池会结冰吗?
蓄电池在以下情况下会结冰:
1)添加蒸馏水过多导致电池液密度下降,此时水占电池液的百分比上升导致电池液冰点上升。
2)过度放电导致电解液密度下降,硫酸和水的比例失衡使得电池液冰点上升。
蓄电池电解液的冰点是多少摄氏度?
正常的蓄电池硫酸浓度为根据“硫酸-水混合物冰点曲线”我们可以得知,电解液的冰点约在-60摄氏度至-50摄氏度之间。从数据上看,只要保持电池液密度在之间,发生结冰的可能性不大(除非你在中国非常北部的地方用车)。
但是,随着硫酸浓度的下降,电池液的冰点随之而上升,这就使得电池液有结冰的可能。举个例子,北京的冬季低温度一般在零下十多度,当电池液密度低至1.10的时候,电池就有结冰的可能。而引起以上变化的常见原因就是电池过度放电。
如何避免电池过度放电:
1)停车等候时避免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大功率用电器包括大灯、雾灯、座椅加热、音响以及空调等。
2)停车离开前检查大灯以及车内车顶灯光是否已经关闭。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满电的蓄电池能让大灯工作两小时。随着电池额定容量的减少,大灯能正常工作的时间就越短。如果在停车离开后忘记关大灯,车辆的电脑也没有自动灭灯功能,次日早晨不能着车的几率可达99%。
3)长时间不用车辆应将GNB蓄电池负极拔下来。由于停车时,车辆电路系统中也存在微弱的电流消耗,长时间静置车辆将导致电池耗尽。所以,对于长期不使用的车辆,我们应该将其蓄电池负极拔下来,避免电池电量过快耗费。
总结:
在中国的大部分区域,一个状态良好的铅酸蓄电池是不会产生结冰现象的。车主朋友们平时应多多关注车辆的蓄电池,定期检查蓄电池状况,避免蓄电池过度放电。如蓄电池使用的年限已到,并发现车辆出现启动困难、大灯亮度不足等情况,我们建议车主们还是尽快更换蓄电池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