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乙酸钠高效的防霉菌功能,不受食品本身PH影响,主要作用于因霉菌而导致的产品腐败变质;能够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后,产生CO2和H2O,可看成食品的一部分;使用范围广泛,不仅应用于食品行业,不仅用于各类食品的防霉防腐,而且在医药、烟草、造纸、饲料等行业中也有很大应用;
双乙酸钠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添加剂,具有高效防腐、防霉、保鲜及增加食品营养价值等功效操作方便灵活,可直接添加也可喷洒或浸渍。
使用双已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试验证明,使用双乙酸钠对人、动物及生态环境没有破坏和副作用,它在生物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
我国卫生部在1990年7月9日批准双乙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GB2760-89),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现发布《食品添加剂双乙酸钠》(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双乙酸钠因其安全
双乙酸钠是一种性质稳定的饲料防霉防腐剂、酸味剂和改良剂。双乙酸钠,分子式C4H7NaO4,分子量为142(无水)。外观为白色粉末,带醋酸气味,易吸湿,极易溶于水。
含量:
乙酸含量  
乙酸钠含量  
水分 ≤2.0 %
PH值  
甲酸及易氧化物质(以甲酸计) ≤0.2 %
砷(以As计) &leMg/kg
重金属(以Pb计) &leMg/kg
铅(Pb) ≤0.2 Mg/kg
作用机理:
双乙酸钠防霉剂机理:
自然状态下,双乙酸钠会缓慢放出乙酸。乙酸可有效地渗透到霉菌组织的细胞壁,干扰细胞间酶的相互作用,可使细胞内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抗菌防霉作用。使用双乙酸钠既保持了乙酸的杀菌性能,又不致因酸性太大而导致饲料适口性变差。故SDA能防止贮藏的食品和饮料发霉腐败,从而具有防霉保鲜的效果
双乙酸钠提高乳脂率的机理:
乙酸是参与动物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乙酸在消化道被吸收,由血液输送到代谢组织的细胞浆中,在乙酰辅酶A合成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能量代谢的“枢纽”物质“活性乙酸”,即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 是糖、脂肪酸、氨基酸分解进入呼吸链的活性形式。上述物质之间还可以通过它相互转化,因此SDA有促进动物机体物质代谢的作用。
乙酸是反刍动物合成脂肪的重要前体物质。它有利于牛奶脂肪中短链脂肪酸的形成,提高牛奶的乳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