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聚氨酯保温管需要先生产硬质聚氨酯结构泡沫,主要加工设备是发泡机和模具。 发泡机低压型和高压型发泡机均能制造硬质聚氨酯结构泡沫。低压发泡机设备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原料在混合头内搅拌时间较长。射出后,必须用溶剂清洗混合头,操作简单。*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是以高压发泡机生产硬质聚氨酯结构泡沫。高压发泡机内,原料进入混合头前是不断循环着,以确保温度的恒定。高压发泡机中,原料的温度恒定在20~40摄氏度范围,具体温度应根据需要而定,但应精确到+ - 1摄氏度。计量精确到+ - 1%。中小型发泡机的一次射出量是0.5~12kg,大型发泡机的一次射出量是10~100kg。 模具模具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设计与加工模具时,应考虑一下几个因素:1.模具的材质与光洁度:钢、铝合金等材料适用于制造模具。模具表面光洁度高的,制品表面光洁度也高。因此,根据制品的应用情况,模具表面应有足够的光洁度。发泡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压力为392kPa左右。考虑安全因素,常常按980kPa计算设计模具。2.脱模斜度和圆角:考虑到制品脱模时的方便,应设计脱模斜度。一般情况采用1.5摄氏度,如果可能的话,可采用3摄氏度。3.制品的厚度: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制品厚度过厚或太薄都不容易加工。大体上可以认为,*薄不要小于4mm,*厚不要超过30mm,一般制品的厚度都在10mm左右。同一件制品中,各部分厚度不要相差过大。4.加强肋:欲增高制品的强度与刚性,可增加制品的厚度。加强肋的厚度不要超过制件的厚度。加强肋的位置应在泡沫上升方向,这样,不至于影响泡沫膨胀过程中气体的排出。5.避免死角:原料进入模具后,不能发生乱流倒流现象,否则,不易得到高质量的制品。因此,模具中不能有死角,死角的存在将使原料返回,发生乱流现象。
防水基层应按设计要求用1∶3 的水泥砂浆抹成1/50 的泛水坡度,其表面要抹平压光,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松动和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排水口或地漏部位应低于整个防水层,以便排除积水。有套管的管道部位应高出基层表面20mm 以上。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半径10mm 的小圆角,以便涂料施工。所有管件、卫生设备、地漏或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施工时,传统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时,防水基层应基本呈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9%为宜,其简单测定方法是将面积为1㎡、厚度为1.5~2.0mm 的橡胶板覆盖在基层面上,放置2~3 小时,如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紧贴基层一侧的橡胶板又无凝结水印,根据经验说明其含水率已小于9%, 符合施工要求。施工前,先以铲刀和扫帚将基层表面的突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并将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对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和排水沟口等部位更应认真清理,如发现有油污、铁锈等,要用钢丝刷、砂纸和有机溶剂等将其彻底清除干净。施工要求涂布底胶:此工序相当于传统沥青防水施工涂刷冷底子油,其目的是隔断基层潮气,防止防水涂膜起鼓脱落;加固基层,提高涂膜与基层的粘结强度,防止涂层出现针气孔等缺陷。建议用聚氨酯底胶作为基层处理。聚氨酯底胶的配制:将聚氨酯甲料、乙料按比例1:2~3(重量比)配合(其它涂层按产品规格规定比例配合)。当乙料较稠时,可用专用稀释剂稀释,切不可用含酸性或含油性稀释剂稀释,以免影响原产品质量。在配制时,应先把乙料稀释搅拌2-3分钟,如不需稀释,可直接用甲乙组分配和搅拌5-10分钟,把搅拌器提起,可见到均匀液体慢慢滑自容器为佳,同时应注意,打开料应立刻盖严,以免凝固报废,混合料应根据实际用量,即配即用。(注意:991型施工混合时应将甲料倒入乙料中进行搅拌,与911型、851型相反)局部增强:对伸缩缝、控制缝、阴阳角、管道缝等处,可由一层加筋布增强,固化后再进行整体防水施工。*遍涂层施工:在底胶基本干燥固化后,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均匀涂刮一层涂料,涂刮时要求均匀一致,不可过厚或过薄,涂刮厚度一般为0.8mm左右为宜。开始涂刮时,应根据施工面积大小、形状和用料,统一考虑施工退路和涂刮顺序第二遍涂层施工:在*遍涂层基本固化后,再在其表面刮涂第二遍涂层,涂刮方法同*遍涂层。为了确保防水工程质量,涂刮的方向必须与*层的涂刮方向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