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粉彩外销瓷器,器形规整,纹饰精美,色彩艳丽,彩料浓淡自然,粉质感强,鲜嫩璀璨,画面粉润柔和,突出画面的阴阳浓淡,富有立体感,凸显秀雅品质,是外销瓷器品中的上品,值得收藏、鉴赏和珍藏。 雍正粉彩庭院故事图大盘(直径54厘米) 粉彩瓷出现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直接影响而创烧的新品种,它以绚丽夺目的色彩、温文尔雅的韵味、卓尔不群的格调,融汇出迎合清代社会习俗的装饰效果。粉彩是我国瓷器釉上彩绘的一种独特装饰方法,也是景德镇传统彩绘瓷品种之一,因彩料中含有玻璃白粉而得名。粉彩瓷在雍正、乾隆朝达到鼎盛,《陶雅》中称赞“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雍正粉彩瓷的呈色丰富多变,色泽明亮柔丽,彩料浓淡自然,粉质感强,鲜嫩璀璨,清雅秀美。在一件器物上用色达十多种,同一种颜色又有浓淡深浅及阴阳向背之分,并且以油料调色,讲究彩料的层次变化,画面粉润柔和,突出画面的阴阳浓淡,富有立体感。描画纹饰可以更加细致入微,具有纸面绘画般的艺术效果。 雍正粉彩人物故事图花觚 早期的康熙粉彩还处于初创阶段,主要是民窑,产品流传最少,图案和施彩的风格比较简朴,纹饰以龙凤、花卉、仕女为主。施彩浓重,多数无款。粉彩瓷器发展到雍正时期极为盛行,景德镇御窑厂出于雍正帝的爱好和宫廷陈设、使用的需求,大量烧制粉彩瓷器。它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无论颜色和描绘技巧都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并形成了自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粉彩至乾隆朝仍有很大发展,各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纹饰趋于繁褥,尤以色地粉彩居多。 雍正粉彩吹箫引凤盘 雍正粉彩外销瓷分几个等级,最美的雍正粉彩外销瓷质地细腻轻盈,洁白精致,轻重适度。釉面滋润匀净,平滑莹白,光洁无瑕,有少量在盘的背面施胭脂红釉,盘底施白釉,其质量和画工与雍正官窑不相上下。藏品想送拍至国内一线拍卖行(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等), 详情可询五。在器型上以轻巧小件为主,如盘、碗、杯、碟、盒、笔筒、提梁壶等,大件器物则以高达50厘米的天球瓶、直径在50厘米以上的大盘最为精美,常见有胆瓶、六角瓶、灯笼瓶、花瓤、盘、碗、杯、笔筒、提梁壶、罐等。器物无论大小,形体变化含蓄柔和,讲究线条的美感。制作工艺一丝不苟。其次胎体较厚,画工略次,但比乾隆外销瓷要规整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