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一个只存在了60多天的短命年号,这个年号的钱币,每枚都能卖到数十万。通常大家都认为,东西越老越值钱,可清朝距今短短几百年,为何一枚铜钱就能换一辆豪车?故事,要从200多年前说起。
1.临终托孤
公元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临终前,他把大位传给了年仅六岁的儿子载淳,也就是同治皇帝。可6岁的小载淳无法掌管国家大权,咸丰便传召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至他的病榻前,临终托孤。咸丰驾崩的第二天,懿贵妃叶赫那拉氏被尊为皇太后,称为慈禧太后或西太后。八位大臣摄政后,决定建元 “祺祥”,并让户、工两部鼓铸钱文——“祺祥通宝”。
2.辛酉政变
1861年10月,八位顾命大臣刚刚扶柩进京,一向蠢蠢欲动的慈禧太后终于有所动作,联合东宫慈安皇太后和恭亲王奕发动了辛酉政变。“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就此拉开帷幕。
自然,八位大臣所拟定的年号“祺祥”被废除,改为“同治”,意为两宫太后共同治理。
这样一算,祺祥年号只用了短短的69天!
祺祥钱存世稀少,由于铸造时间只有几十天,所以大多数祺祥只停留在铸造样钱甚至母钱的阶段,几乎没有铸造过普通流通钱,所以存世的这些祺祥,要么是模子,要么是样币,那可不是一般的值钱。
在最近的一场拍卖会上,这枚钱币拍出了66万元的高价,加上佣金,要把这枚祺祥钱带回家,得花近76万!别再说年代越近越不值钱了,祺祥通宝就是一个例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