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务,奥古斯国际拍卖公司携手深圳雍乾盛世与中国艺术开展合作,在国内合作举办艺术品论坛、拍品展览、高端艺术鉴赏会,私人酒会,洽购会等活动,利用劳伦斯在美国的影响力将更多的中国艺术品推向国际市场、为国际买家提供更加高端艺术品。
本次秋拍,劳伦斯继续坚持“精品路线”,门类涵盖海外遗存、宫廷珍宝、当代名家名作,精美瓷器,稀缺钱币等。届时将为各位藏家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美轮美奂的藏品拍卖盛宴!在此深圳雍乾盛世诚邀收藏界人士与艺术爱好者莅临品鉴,共襄盛举。
瓷胎画珐琅的创烧,与康熙皇帝对画珐琅的喜爱有密切关系。康熙十九年(1680年),朝廷在紫禁城内武英殿附近设置珐琅作,主要生产铜胎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废除海禁,欧洲的金属胎画珐琅器作为贵重工艺品,由来华的传教士带入广州,并进贡内廷。这些舶来的画珐琅器以它精细的彩绘技法和华丽的装饰风格,而深受皇宫贵族和广州地方官员和土庶的喜爱。由当时欧洲传教士的私人信件得知,康熙皇帝对这种洋玩意儿也很感兴趣,并力图使中国的珐琅工匠掌握这门技术,于是广州和北京内廷珐琅作的工匠分别在两地试烧画珐琅,经过大约10年的时间,成功地烧制出了我国的金属胎画珐琅器。
按装饰工艺不同,金属胎珐琅器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也有将上述二种或二种以上工艺结合起来共同装饰一件器物的,称之为复合珐琅。其中与瓷器有关的珐琅工艺只有一种,即画珐琅,一般称之为“珐琅彩”,其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至于其俗称“古月轩”,由于目前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上从未发现有署此款者,而在晚清玻璃胎画珐琅上见有个别属此款者,所以推测很可能是晚清时期宫中所藏署“古月轩”款的玻璃胎画珐琅流散出宫后,被古董商看到,遂误认为瓷胎画珐琅上亦署“古月轩”款,进而将瓷胎画珐琅称作“古月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