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粒的介绍与分类,以及陶粒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陶粒填料的开发研究陶粒的概念陶粒是以粘土、页岩、煤研石、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掺加少量粘结剂、附加剂等经加工成粒或粉磨成球,再经烧胀等工艺制成的一种人造轻型骨料。页岩陶粒外表坚硬,里面遍布小孔。粒径在2mm-20mm之间。一般而言,普通陶粒比表面积为m2/m3、堆积密度为kg/m3、孔隙率达到30%以上。早期的陶粒大多采用页岩直接烧制而成,为不规则状。近来出现的球形轻质陶粒,大多采用粘土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的化工原料做膨胀剂,经过高温烧制而成。黏土陶粒因为其烧制原料是黏土的原因,现在被广泛应用与无土栽培和花卉种植方面。陶粒的分类:按原料分类:粘土陶粒、粉煤灰陶粒、页岩陶粒、煤研石陶粒等。3.2.2 按扩散容重分:一般容重陶粒,容重大于500kg/m3;超轻容重陶粒,容重为200~500kg/m3;容重200kg/m3。
按加工形状分:圆球形陶粒和普通型陶粒。按传统的生产工艺分:烧结型,以粘土、页岩为主要原料;烧胀型,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等。再说陶粒在生物膜的应用方面的分析:生物膜在填料上形成的关键是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的固定情况。微生物在载体表面附着并实现固定化是微生物表面与载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微生物自身特性有关,同时也与固定载体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环境因素(如pH值、离子强度、水力剪切力、温度等)密切相关。微生物向载体表面的输送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方式,其中主动运输起着主导的作用。微生物转移到载体表面后,首先形成的是可逆附着。可逆附着实际上是一个附着与解析的双向动态过程。不可逆附着是指微生物在可逆附着过程中分泌的粘性代谢产物牢牢地粘封在载体表面,使得附着过程成为不可逆。不可逆附着是微生物膜群落的基础。这个特性就决定了陶粒在水处理和作为滤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陶粒的更多的使用方法正在被逐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