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求购信息 »收藏品 » 钱币

九龙杯又丢了

  • 发布时间:2018-10-15 14:01:47,加入时间:2018年08月06日(距今2466天)
  • 地址:中国»安徽»合肥:滨湖区临滨苑B座
  • 公司:安徽古钰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袁女士,手机:18205691305 微信:A17856521616 电话:021-1111111 QQ:987677014

其中有一位名叫黑格的美军准将在当天参观完故宫之后,对宫中珍藏的珍宝垂涎三尺、念念不忘,于是就向中方代表转达了自己的意愿,并说这是全体使节团员的心愿,说想要在当晚的酒宴上再次细细的欣赏,能见到传说中的历代皇帝珍藏的国宝中的国宝——“九龙玉杯”。 清康熙九龙玉杯已失传,已无图片文献 于是中方代表就请示了高层。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考虑到当时处于中美建交的关键时期,既然美方提出了这种要求,如果不予理睬倒显的有些小气了,再说在这么大型的国宴上,又是这么高规格的访问团不会也有鸡鸣狗盗之徒混迹其中吧?只要保卫工作做的严密一点,应该不会发生什么问题吧,于是就批准了这个请求。 清康熙九龙玉杯已失传,已无图片文献 当晚由故宫的管理人员带来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其中就有明代万历皇帝心爱的珍玩,死后随他一同下葬定陵的:九龙玉杯。据说此杯由和田白玉雕成,原为一对,但是历史上另一只曾流出宫外散落民间,现在仅存这唯一的一只,杯上精雕着八条盘龙,最神奇的据说当此杯中装满美酒之后,又会浮现出第九条龙来,并会随波浮沉,其价值实在是无法估量,属国家特级文物,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和损坏…… 清 痕都斯坦玉杯 当晚宴开始之后,中美嘉宾频频举杯,气氛很好,当酒过三巡之后,中方宣布呈上展品,十几位工作人员或推着推车,或手捧托盘,上面都覆盖着厚厚的红色绒布,当走进场中之后,中方的代表揭开盖在一件件珍宝上的绒布,一时间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各种各样、不同时期、造型各异的珍宝文物就呈现在满场外宾的面前,引起了现场的一片惊叹声。 清乾隆白玉雕杯 这些老外平时虽也都是身居高位,也都见过不少中国的文物古董,但哪曾如此近距离的观赏过这么多的宫廷异宝,不由得一个个两眼放光、面红耳赤、呼吸粗重、激动不已,有些早已经戴上工作人员发给的白手套迫不及待的拿起了一件件宝物凑到眼前细细观赏。 清乾隆 碧玉雕痕都斯坦式嵌宝石花式盏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当管理人员往回清点回收宝物的时候,突然发现惟独那最最珍贵的国之珍宝“九龙玉杯”不见了;管理人员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了在场的故宫博物院的领导,这可吓坏了这位领导,冷汗从他的头上直冒出来,经查询,有一个陪同人员记得当时黑格的一个随从摸过一下这杯子,其它的也记不大清楚;因为在场的外宾太多,且个个都身份高贵,又不可能去强行搜他们的身,而且只怕来者不善,既然敢在国宴上下手,可能已经是早做好准备,不会将玉杯藏在身上的。 清 和田玉薄胎八棱杯 而这时已离晚上的宴会结束的时间很近了,该领导无奈之下只好报告了高层,周总理听了汇报后,也觉得此事绝不简单,稍有不慎,处理的不好,可能会闹成外交纠纷,到时事情肯定很难收场,但如果不赶快想办法追寻回国宝,只怕偷杯的贼人今天出门之后就更难找到,于是周总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找来一位随从,附耳交代了几句,那个工作人员转身出去了,片刻之后请来了一位魔术师打扮的人。此人乃是一奇人,据说有特异功能,可以透视物体和隔空取物……,据说当年曾当众人的面在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眼前,从一个密封着的药瓶中倒出一粒粒的药丸,而瓶盖完好无损,并且能隔着几面墙看到那边的人的一举一动,说出后与里面的监控录象分毫不差。 明末清初 花形杯 周总理看到此人之后,心中稍安,但脸上也是掩不住的焦急,魔术师略一思考,便说有办法,只是得有个条件,故宫领导说,什么条件也没玉杯重要,你就直说吧。大师说得借你的另一只差不多同样的玉杯一用,这可难坏了故宫领导,相似的玉杯不是没有,只是借吧要再丢了怎么办?不借又没别的办法,只有多加保卫啦,于是就命人赶紧取来了一只九龙玉杯的复制品。平时展览用的代用品,是结合现代工艺仿造的,所谓高仿珍品。 清 痕都斯坦白玉单耳叶式杯 于是晚宴的演出就多了一个节目——魔术表演。魔术大师在台上就拿出了假玉杯,说大你们家看了,这是特级国宝明代万历皇帝的九龙玉杯,我擎在手上,走——,玉杯不见了,大师下了台,到一位陪同人员跟前,向他的兜里一指,说到,来——,玉杯就从他兜里拿了出来。魔术大师又把玉杯擎在手上,说,走——,玉杯又不见了,大师到那位黑格准将的随从人员跟前,向他肩上扛的一部摄象机里一指,说到,来——,玉杯就在魔术师的手中出现了。而这只玉杯就是先前丢失的那只真的九龙杯……现场的所有人都惊奇的合不拢嘴,而黑格将军和他的那位随从则脸色由煞白转为铁青,要多古怪有多古怪,最后只有灰溜溜的跟其他随从人员与总理和其他中方代表握手告别离开了会场! 当然传说归传说,在民间这种神奇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近乎神话了,我们就此打住。 据了解,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国文物大多流失在世界各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调查,全世界近50个博物馆内,中国的稀世珍宝有160多万件。流失在民间的文物也难以估计。 日本,将南京图书文献,80余万册珍贵图书,带回东京国立博物馆;南宋李迪的《红白芙芙蓉图》就在日本国立博物馆内。 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3万多件,该馆向游人展览的中国文物不到十分之一。另,大英图书馆,藏有中国文献6万多册,近50卷《永乐大典》就在那里收藏。 美国,东方艺术部,藏有2万多件文物,中国流失的1200多幅绘画作品藏于此。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中国历代瓷器。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