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旧书回收电话 上门回收旧书公司 古籍书回收在这三个条件的限定下,古籍善本一直维持着一个稳定且不大的藏家群体。 然而,近几年不断有些企业家意识到古籍善本的投资价值,并携带大量资金进入市场,他们尽管不够专业,但会请专家做顾问。加之全国涉足古籍领域的拍卖行也从过去的两三家,骤增至10余家。“僧多粥少”促使古籍善本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幅上涨。 2006年春拍,一件清乾隆御题元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以308万元人民币高居成交
排行榜首,刷新了善本书籍单件拍卖的纪录。但翻看此书过去的成交记录,就能发现它在2000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中,曾以209万元成交,不到6年涨了近100万元。 这样的大幅升值,其实是古籍善本的价值回归。上世纪90年代初,一本很好的明清善本往往只能卖到几千元,这个价格还不如当代一个二三流画家的书画作品。目前,一本明清善本的价格已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专家对其今后的涨势仍然非常有信心。 买
书容易识书难 对于普通买家来说,要认识到“买书容易,识书难”。无论是藏书还是投资,要找到真正好书才是关键。 古籍收藏自古就有。俗话说:“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宋元时期是雕版印刷的顶峰,雕刻精美、字体端庄、纸墨考究、校勘质量高。从明中叶起,宋元版本就成为藏家追逐的热点,但近年来,宋元时期的精品刻本,早已寥若晨星。 明代的印刷业规模大、分布广、品种多,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全盛时期。明代印刷技术更加成熟,图版刻印更为精良。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精刻本,也多有特色
。明清两代的善本,乃是如今古籍收藏家竞相追逐的目标。 民国时期的图书数量可观、内容丰富,且由于距今较近,损坏或流失较少,时下价格相对偏低,许多私人藏家在经济上都能承受。 另外,各个时代的名人尺牍,在古籍收藏中一直牢牢占据一席之地。明清名家或现当代名人信札拍几千元、上万元乃至几十万元都很正常。 古籍造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想要仿制一本明清刻本,首先要开一个工场,再请一批工人。一个工人一天能刻几十个字,这样刻上两三年,才能制作出 文学旧书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