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真知堂: 收藏界这两年不好过,特别是民藏。前几年红红火火的古玩市场,现在一片萧条,周末去淘宝的人都少了好多。原来一铺难求的古玩城,现在到处都是关门歇业,转让出租的。 所谓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这话用在收藏圈里实在太正确了。
收藏变冷之后的这几年,附庸风雅的人一下子少了九成,全民玩收藏的那种时代,估计是一去不复返。最简单的例子,关注明星的人上千万,关注收藏的人不过万,这就是真实情况。 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古董收藏就是这么个众乐乐的事情。要不然,笔者每天花这么多时间来写文章,传播古物收藏真知识,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您说呢? 不过我说句大实话,一招制敌就是个招数,没有深厚的内功和长期的坚持锻炼体能,这个你学了也没办法制敌,比划出来只是花拳绣腿而已。
就好像一代宗师叶问,你说他能把咏春拳这种女人用来防身的小门派,发扬到极致,甚至名过少林武当,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长期坚持不懈的练拳而已。 能拿去给专家看的,估计也就是所谓撂跤货。自己没把握,需要更权威的人士表个态。这里我再说句公道话,你让人看东西,如果你确信他有眼力,请不要免费。世界上只有免费的午餐才是最贵的。人家也要吃饭,也要养家糊口,也是人。他的知识,眼力都是学来的,都是交了学费的,一字一句都是心血金钱积累,请尊重知识的价值。 我们常说某某捡漏了,几百大洋买到真正的精品。这话给外行说说就行,行内的人应该都知道,在这个几百块钱捡漏的背后,基本上都是花了十倍百倍的学费,买了不少假货,普货,慢慢才换来的真知识。
所以,这么算下来平摊到这件捡漏的宝贝身上,一点也不会太便宜。 所以啊,一招制敌是不现实的,如果你真的喜欢收藏瓷器,想要哪天也能吃仙丹,享受到捡漏的乐趣,那么你还是老老实实坐下来,静心研究研究。多买些书籍(靠谱的),多看看精品。看不到实物,那就多看看正版的精美图册。一本图册几百块,不贵,相比你几百几千买赝品,真是赚大发了。
收藏正确道路,就是花钱。有的人花钱不舍得买书,相信自己的感觉。也许你也会买到几件真货,但时间久了,一屋子宝贝啥样,谁也不知道。1994年耿宝昌先生出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当时我们那的文物商店总共就进了3本,我去看了无数次,最后还是咬着牙买下来,后来得益于耿老这本大作之处,绝不是600大洋所能比的。没办法,谁让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呢? 看书千遍,不如上手一次。真品要上手。民普较容易,官精难度高。所以没钱只能玩片片。后来也就出了片片帮。但我告诉你,片片的目的只是研究真品,而片片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有几个片研究一下可以,长期弄这个就算了吧。再说,现在景德镇烧瓷的,都知道把东西打碎了粘起来卖钱。你能保证你的片片就不是新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