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元宝 现在能卖多少钱

  • 发布时间:2018-10-17 11:51:10,加入时间:2018年08月06日(距今2488天)
  • 地址:中国»重庆»江北:观音桥未来国际42楼
  • 公司:重庆光环拍卖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宋,手机:18883284687 微信:xstx-5520 QQ:64316452

东三省造宣统元宝”名为宣统元宝,实为清、民两代的铸币。如果从版系上分,面版宣统元宝四字中间有满文者为清代铸币,而无满文和有梅花者为民国铸币;背版老龙、北洋龙和新龙三大版系前二者为清代铸币,后者为民国铸币。但事实上这么分仍不够科学,因为在民国年间的铸币有三种情况,一是直接使用原来的旧模具铸币,二是刻制了大量的新模具(中空和梅花),三是民国期间造币厂工人在压印时新旧模具的混用和不同正背版模具的混配。这样一来,我们就很难截然分清究竟哪些是清代铸币,哪些是民国铸币,只好统称是清民两朝的铸币。
关于民国期间宣统元宝的续铸

关于这一事实,我们可以在多种资料里找到依据。如《沈阳造币厂图志》中有“民国初期,工厂一度沿用清末模具铸币”,“民国初期工厂仍以清末铜币模具续造铜圆”,“民国初期奉天造币厂一度沿用清末宣统元宝库平一钱四分四厘银币模具铸币”,“在此期间奉天造币厂一度沿用清末币模铸造银辅币及铜币”,“清末至民国初期由于奉天地区长期存在辅币缺乏问题,因此工厂所铸银币多为两角型流通辅币,此可视为该时期工厂银币铸造所具特点之一”等多处记录。《沈阳造币厂大事记》中记载:“1912年2月25日奉天造币分厂代东三省官银号铸贰角银币仍沿用宣统年号模具”。“1913年4月6日,财政部允准每月接济现银二十万两,鼓铸一二角小洋”。“1916年5月6日,东三省官银号邀各行号商议分认铸造现银84万两,铸造小银元以备兑现用”。在钱杰先生著《东三省造宣统元宝版式和铸期》中我们可以看到下列叙述:民国初年,奉省各钱号的钱商勾结外商将现洋运抵大连销毁,改铸银条和正金日币,每万元转手可获利五六百元,因此掀起了挤兑风潮,造成奉省现洋缺乏,遂用旧宣统原模赶造七成色小洋百余万枚,掺入旧洋兑付。这些新铸造的七成小银元,在奉省视为秘密之举,实则外人已无不知者,财政部原函谓准其暂铸十万,而奉省在铸成之数已七八倍于此。这些新铸小银元与清朝银元的区别是弃币面中心满文成白地,铸期在1914年3月10日至4月23日,仅一个月时间。4月23日后,中日协议铸造成色银八铜二的东三省宣统元宝,协议中规定在新铸货币宣统元宝四字间暂时添印梅花之记号。王奎春先生著《东北三省小银洋解密》文中写到:由于奉天当时的经济状况及人们的习惯,在商品交换中多用一钱四分四厘的银币,并逐渐成为商民们的共识,所以人们称之为“小银洋”,这种小银洋不但清末铸造行用,而且到民国初年仍然是奉天乃至东北商品交换中的主要流通货币,所以直到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一直在大量铸造。文中还叙述了这样的事实:1916年前后,统治东北的军阀张作霖为了应对外商和浪人掀起的"挤兑风潮”,先是枪毙了兴业银行的副经理,瑞昌行钱庄执事等五位钱商,后又议定按银块价格比例掺进铜质铸造小洋,使其溶化后几乎无利可图,最后干脆以铜铸造然后镀银,使钱商们不再融化。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张作霖统治时期仍在铸造宣统元宝,可铸造了多少及铸到何时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说明了从宣统元年直到张作霖被炸身亡(1928年)之前一直都有宣统元宝的铸造这一事实。除上述资料,在《中国历代货币大系》(8)清民国银锭银币铜圆(精)和《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等文献中都可找到相关记载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