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受洋务运动影响,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湖北钱局在内,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
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
此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为1898年刊行,直径40mm,重约28g,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湖北省造”,底部铸“库平七钱二分”,中间直读“光绪元宝”四字,币中心为满文“光绪元宝”。压力足、字体无磕碰、马齿清晰、龙麟磨损小,为“三全美品”。银币背面外圈顶部用小号英文标准字体铭“湖北省造”字样,下面为英文货币价值,内圈铸有中心为蟠龙图,品相精致,审美风格独特。钱币虽小,却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此币铸造精细,品相完美,且背面中间火珠七根火焰右飘,为目前仅见,极为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