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国画

汝瓷

  • 发布时间:2018-10-18 11:56:50,加入时间:2018年10月07日(距今2410天)
  • 地址:中国»安徽»合肥: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滨湖世纪城临滨CBD A座23
  • 公司:安徽古钰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伍经理,手机:15256286904 微信:guyuzhai0303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一件”,北宋时产于河南省西南部宝丰县(原汝州所辖)境内的御用,工艺精细,色泽美丽,传世品稀少,数百年来,一直为收藏家们所青睐。

北宋是我国瓷器制造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窑遍布大江南北,“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的产品达到中国瓷器制造工艺的顶峰,而在这五大名窑中,专为皇宫生产御用瓷器的汝窑,被后人列为五窑之首。胎质细腻,造型工整,以名贵玛瑙入釉,釉色呈纯正的天青色,如雨过天晴;釉面平滑细腻,犹如美玉;器表有极小的开片,纹同蝉翼,细碎繁密;釉下有稀疏的气泡,光照之下忽隐忽现,似晨星闪烁;满釉裹足支烧,支钉痕细小似芝麻,整个器形呈“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征。 在所有的特征中,最为独到的是其“雨过天晴”般纯正天青的釉色。

相传,北宋时,皇帝宋徽宗做了一个梦,梦到雨过天晴,梦中见到的雨过天晴后天空呈现的颜色,令微宗甚是喜欢,于是给烧瓷工匠传下圣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宋徽宗的这道圣旨难倒了一批又一批的工匠,最后是汝窑的工匠取得了成功。虽然这只是传说,不足为信,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汝窑在釉色方面的匠心独运。 北宋灭亡后,金人占领中原,窑工南迁。仅仅盛烧二十余年的,不但工艺神秘失传,就连窑址也不见踪影。

北宋之后,历朝历代都曾尝试恢复工艺,明清皇帝在江西景德镇组织了御窑,将全国的优秀工匠集中到景德镇,仿烧各大名窑产品,其他四大名窑均仿烧成功,唯独汝窑难以仿成。建国后,汝州市也有几家仿制的工厂,但一直没有生产出真正的。难仿,主要在其釉色,这种纯正天青的釉色在史料中记载甚少,按照化验的成份,调配烧制后呈现出来的釉色却不是天青色。 由于汝窑是官窑,直接由皇宫控制和经营,其产品专门为皇宫服务,而非商品生产,所以传世非常稀少。据统计,全世界现存传世品仅70余件,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达维德基金会以及美国、日本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私人收藏家手中。

一直以来,一个汝窑瓷片,就比黄金还贵。 令人惊喜的是,经有关专家和考古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汝窑窑址之谜已经得以破解。1950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专门从事古陶瓷研究工作的陈万里先生,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和实地的考察,最早发现了宝丰清凉寺瓷窑遗址。1987年——2000年,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数次的勘察与发掘,终于在宝丰清凉寺四户村民的房屋之下,找到了汝官窑中心烧造区,发现了烧制御用的窑炉、作坊、澄泥池、釉料坑、灰坑和水井等,出土了匣钵、垫饼、垫圈、支烧、火照及插饼等窑具,以及相当数量的汝官窑瓷器。在这些瓷器中,有一些是传世品中不见的新器形,如薰炉、套盒、梅瓶、方壶、小碗、大盆、板沿盘、莲纹碗和莲纹盏托等。 汝窑遗址的发现为世人恢复汝窑工艺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朝一日,汝窑烧制之谜也会破解,重新恢复生产的汝窑制品,将会给更多的人“雨过天晴”般爽心悦目的美感。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