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自西汉武帝元狩五年至唐武德四年,铸造历史长达七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货币品种。其流通地域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货币史乃至世界货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武帝初,行四铢半两。建元元年(前140年),铸三铢钱(“令县宦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建元五年(前136年)停铸三铢钱。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重铸三铢钱并造皮币和白金(银)币。元狩五年(前118年)武帝废三铢钱,诏令郡国铸五铢钱(”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 籀 焉“。---《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
五铢钱的字文得名源于它的重量:枚重五铢(注:以西汉一斤为250克算,一铢约0.65克,五铢约3.25克)。可以推测五铢钱的重量是源于四铢半两与三铢钱等值,民不乐意用之,则私铸成风,故废三铢行五铢。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五为中数,亦表天地人和。
本公司近几年历史成交记录:(仅供参考)
汉代五铢钱范(3枚) 成交价:908万 成交日期
汉代五铢钱范(3枚) 成交价:450万 成交日期
汉代“五铢”钱树、钱范各 成交价:276万成交日期
清道光 申锡五铢钱壶 成交价:246.4万 成交日期
战国 五铢钱范 成交价:280万 成交日期
汉 “五铢”铜范,内含“ 成交价:249.5万 成交日期
战国-汉 镒六化、五铢钱 成交价:613万 成交日期
汉 “鸡目五铢”钱范一枚 成交价:679万 成交日期
具体征集如下:
1: 中国书画:历代著名画家及近现代名人绘画精品;
2: 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3: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
4: 杂项精品:历代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本、珠宝翡翠、邮票钱币、文房四宝、竹木牙雕、金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