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二手旧书回收 上海旧书回收网据了解,目前,一些中年知识分子阶层的读者也加入到了购线装书的行列。“很多中年读者,他们都是在比较冷门的时段来买书的,而且一般速战速决,买的大都是装帧非常精美的现代版线装书,看好马上决定,买完就走,而且一回买走很多。”某书店工作人员表示。
选择“少、精、新”
“收藏界有句俗语:百年无废纸。现在出版的古籍线装书精品,几十年后也能带来不错的回报。”徐东古玩城营销经理陈诚介绍,线装书籍本身价格不菲,作为长线投资,仔细挑选精品也有可能保值增值。
线装书资深收藏者王先生坦言:“如果从纯投资的角度来看,清以前出版的古籍现在只能在拍卖会上看到,而且价格不菲,但是只要有耐心,现在出版的古籍线装书精品,几十年后也能带来不错的回报。”
闫秀英表示,古籍线装书收藏要以少、精、新为主,“少”就是发行量不能太大,凡是成交价高的线装书,印量一般都比较少,通常不会超过两千册;“精”就是选用的底本要精,通常是精校精刻精印本。着眼于存真收藏的影印本,对原本的行款、版框一般不作变动,尽可能贴近原书,连开本、装订甚至是否双色套印之类也不改变;“新”是指所书的品相好而且完整。
一般而言,出版越早的古籍影印本投资价值越高,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名社出版的线装书更值得收藏,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古籍刊行社等。这些出版社在母本选择、纸张要求、影印工艺、版式风格等方面,在当时都是第一流的,他们出版的线装书仅次于原本,极具版本、史料研究和收藏价值。因此读者在收藏线装书时也不能盲目,一定要选择刻印、装帧俱佳的版本。
晚清版宜收藏
晚清版的线装书,过去一直很少受到藏书家的青睐。但近几年来,随着年代的渐远,“文革”期间的浩劫,数量锐减,以及古籍版本拍卖业的兴起,晚清刻本的价值也渐渐凸现,人们才开始留意关注收藏晚清刻本的线装书,并愈来愈为藏书家所看好。
晚清在中国印刷、版本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此前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是雕版印刷的线装本,晚清时期现代印刷技术自西方传入中国,出现了石印与影印本,这些书在装帧上多半仍然采用线装形式,随之铅字排印本的“洋装本”也大量出现,晚清一度线装书和平装书并存的短暂现象。其发展的趋势,自然是线装走向没落,平装趋向盛行,晚清的线装书成了中国版本史上的"后晚餐”。晚清版的书伴随着岁月的自然损耗,人为的战争、动乱的破坏,如今已不多见,只是偶尔还能在古旧书店里见其露面,但其价格已不菲了,每套书的价格至少在六七百元以上,不少晚清线装书的价位相较三十年前上涨了百倍。上世纪70年代,上海古籍书店出售的晚清版《康熙字典》、《日知录集释》、《钱牧斋文钞》、《六一居士文集》等线装书,每套价位都在六七元左右,如今这几套书的每套拍卖价都在千元或数千元以上,上涨了近千倍。物以稀为贵,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尤其是人们认识的提高,晚清版本地位和价格必将进一步提升。
选购晚清线装书,要学会懂得选择,收藏专家建议遵循以下五条原则:其一,所购之书必须是宣统三年(1911年)之前版的雕刻版线装书;其二,书的作者好是清朝名人学者;其三,以初次刻印的原刻本为好,通常原刻本校勘精确,内容贴近于原稿;其四,所收书的品相至少在六成新以上,便于以后收藏;其五,如今收入价一般掌握在数百和数千元之间较为合适,但收入价的确定,得靠自己的经验、眼光和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