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发行了大量的粮票,包括全国的,还有各个省市地区都有发行, 和其他收藏品一样,粮票的价值也是要看品相和存世量的,不过粮票这种有价证券,流通广,存世量大,当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不少,这是它跟邮票的不一样。我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那么其他全国粮票收藏价值之最分部有哪些呢- 最早的粮票:1950年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粮食局发行的大米票。 面额的粮票:1962年、1963年上海市粮食局发行的“粮食支拨书”,面额为1400斤。 面额最小的粮票:1960年南京市粮食局发行的“南京市粮食局流动购粮凭证”,面额为壹钱。
票幅的省级粮票: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局发行的“广西流动人口粮油定额供应卡”,该票长17.3厘米,宽6厘米。 票幅最小的省级粮票:1955年浙江省印制的“随证粮票”,该票长0.9厘米,宽0.8厘米,仅有小手指甲大小。
流通时间最长的粮票:国家粮食部1965年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流通时间长达28年。 流通时间最短的粮票:国家粮食部1962年发行的车船粮票,流通约一个月。 面额最多的套票:1975年河北省邯郸市粮食局革委会发行的工种补差粮票,这套票共60枚,面额从1斤到30斤。 面额的语录套票:1967年发行的军用供给粮票,全套分大米、面粉、粗粮、马料4种,每种又有00斤4种面额,全套面额高达6600斤。每枚粮票背面均印有不同的毛主席语录。 粮票的收藏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还是一种投资增值的方式,并且收藏价格每年都在稳步上升。粮票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购粮凭证,退出经济舞台后,粮票便进入了收藏市场,是可遇不可求的粮票珍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粮票实物和相关资料的收集难度将越来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收藏粮票,其实是为国家收藏将来的“文物”,具有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