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流行一时的多穆壶

  • 发布时间:2018-10-21 14:28:00,加入时间:2018年07月19日(距今2144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中华园西路99号新江商务大厦
  • 公司: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先生,手机:18621868113 微信:L_H_J_GW 电话:0512-57781770 QQ:522725788

多穆壶元代流行壶式之一,瓷质多穆壶始见于元代景德镇青花瓷,清乾康盛世较为流行。

此器釉质明亮,纹饰均匀,画面明快,是边疆民族传统文化与内地制瓷工艺和谐统一的代表作,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

在明朝时似乎不大流行这种形如直筒的多穆壶,而僧帽壶则大行其道,藏传佛教备受朝廷尊崇时亦如是。

及至清康熙时期,由于西藏及藏传佛教再度受朝廷重视,多穆壶又再流行起来,有金属制亦有瓷制,后者大多以珐琅作装饰

多穆壶为藏人拌盛酥油茶的器皿,酥油茶藏语称恰稣玛,是将由茶砖熬成的浓茶中,倒入少量的酥油和盐,有的还加入一些味精和牛奶等佐料,搅拌至水和酥油交融而成,是藏族同胞生活的必需品。

一般呈圆柱形,顶部通常配有圆形盖子;多穆壶的上部,像藏传佛教僧人的僧帽;壶上装饰有箍状纹和弦状纹;壶身有圆形或者方形的壶嘴,还有可以手执的提手

而在一些银质或者木质的多穆壶上,由于方便使用,提手是不固定的,通常装上带有球体的长链式提手,这样一来,既简单实用,又美观大气

明清时期,由于皇室对西藏及藏传佛教的重视,许多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器物开始进入宫廷,多穆壶即是一例。

多穆壶造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了藏、蒙、满汉民族团结的主题。由于清代大量册封和法事需要精美的法器和摆设配合,造办处生产了许多这类器物,同时也供清帝赐高僧之用,多穆壶更加流行。

乾隆帝对藏传佛教就极为尊崇他平定了大小金川的叛乱,尊奉达赖、班禅在政治和宗教上都确立了清廷对西藏的主权。

此外他还拜三世章嘉呼图克图为国师并请他教授梵文和藏文,每日打坐,用心修持,并且修建了许多寺院和具有藏传佛教建筑风格的宫殿。

大量的册封和法事当然要有大量精美的法器和摆设配合造办处因此生产了许多这类器物,同时亦供清帝赐赠高僧之用,故多穆壶更是流行,各种材质均有制作,主要为各种金属胎珐琅器,存世常有所见,但瓷质多穆壶颇为罕见。据说故宫博物院和首博亦各藏有一件。

由于深受宫廷的喜爱,能工巧匠对多穆壶便投入很多智慧和精力,因此也使得多穆壶种类较多,不仅有银质、铜质、木质,还有珐琅、漆器以及瓷器。

这种洋溢着少数民族风情的壶类,制成瓷器十分不易,之所以能够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地制造出来,也说明了当时精湛的技艺以及满清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程度。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