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众凯有实力吗

  • 发布时间:2018-10-21 19:34:53,加入时间:2018年10月18日(距今2392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强路一号珠控国际中心1910
  • 公司:广州众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杨经理,手机:13326447184 微信:wxid_vhhdeen5ok9112

龟兹是我国古代西域的一个城国。位于天山南麓,地处汉代通西域的北道交通线上,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即今之新疆库车地区一带,包括轮台,沙雅、新和、阿克苏、乌什等地。
当年居民多务农,兼事畜牧。有自己的文字,冶铸业较发达。 汉时龟兹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公元前66年西汉宣帝时,其王隆宾娶解忧公主之女为妻,同入朝,学汉制度,行于境内。东汉时,班超任西域都护,立龟兹待子白霸为王。三国时龟兹属魏管辖。西晋太康时,其王中遣子入待。东晋时,前秦将吕光立王北帛震为王。唐初龟兹内附,从此归入中国版图。贞观时置龟兹都督府,后为安西都护府治所。

我国史书没有记录龟兹当年铸钱的事只见唐僧玄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述龟兹两地“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二十世纪初,库车,城,巴楚、轮台等地的古遗址大都被英,法,德,日,俄等国的探险队所发掘。各次发掘报告中均未提及有出土五铢等钱币的记述。1928年至1986年,我国考古部门在库车地区先后有过六次挖掘作业,连续发现有龟兹五铢出土。其中最重工业的发现是第六次,在库车县文管所东南面的一个高台下,出土一万多枚窑藏龟兹五铢钱,并伴随着土少量东汉末年的五铢钱。有了这样的东汉末年的参考物,龟兹五铢钱的铸造年代就有了较可靠的依据。

《中国北方民族货币史》载:“龟兹五铢,公元91-102年龟兹白霸汗王铸”。此论言出有据,比较可信。 龟兹五铢钱的称谓,过去未能统一应该正名。此钱有称作“汉龟文字二体钱”、“汉龟二体钱”、“汉龟文钱”、“汉龟二体五铢”、“汉龟二体铜钱”和“龟兹五铢”。理由是此钱铸行期间正是中原地区通行五铢钱的时期,它是属于地方铸造,特定区域使用的五铢钱系列中的一员。此钱正面用篆文“五铢”二字,表示属于五铢系列的钱,背面用龟兹文字标明它是由地方铸行的。所以说此钱应定名为“龟兹五铢”。

龟兹五铢钱在南宋洪尊《泉志》中即有著录。1928年黄文弼先生曾在库车采集到一枚。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先后五次在库车发现此钱,第一枚8枚,第二次220枚,第三次2枚,第四次1枚,第五次1万余枚。收藏在库文管所中。估计只有少量龟兹五铢钱散落在民间。

龟兹五铢多用赤铜铸成。初期铸造工艺尚佳,字迹清晰,以后字体漫漶不清,清晰者非常少见了。但钱径大小不一轻重有较大的差异,篆文“五铢”二字仿汉五铢钱。 在一万多枚龟兹五铢钱中,发现在篆文与龟兹文的铸造安排上,有三种不同形式,现试分别说明如下: 第一种形式:篆文和龟兹文均铸在钱的正面,正面有轮有廓,线甚浅细,背面无轮无廓。这类钱发现较少,现介绍两枚,其中较大的一枚外径20穿8毫米,重2克。另一枚外径18,穿9毫米,重1.8克。 第二种型式:钱的正面无文。仅在背面铸有龟兹文,此型钱也极少,这类钱大小相差无几,平均值是外径15穿6毫米,重1.1克。 第三种型式:龟兹五铢钱基本上都属此型。正面都铸有篆文“五铢”二字,字体近似东汉钱,有轮有廓,字与外轮紧接。背面都铸有龟兹文,此型钱外径有大小,重量亦有差异,外径略超20毫米,最小15毫米左右,重量最重达2.2克,最轻1克上下,多数钱集中在外径16.5-18毫米之间,穿为6-8毫米,重量为1-1.8克。


属于较冷门品种,目前玩家不多,好品少而显得珍贵。

龟兹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古国,最早记载见于班固(公元32年―92年)所撰的《汉书。西域传》书中说,当时的龟兹已有户六千九百七十,人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并设有各部千长等官职,已经建立了一个较完备的官僚统治机构。

龟兹石窟就建造在古龟兹国的境内。龟兹石窟是龟兹国境内石窟的总称,包括有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尕哈石窟,玛扎伯哈,托乎拉克埃肯石窟等六处主要石窟以及台台儿石窟,温巴什石窟1托乎拉克店石窟,亚吐尔石窟等小石窟。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4月在库车县阿格乡北部的克孜力亚大峡谷内,即位于217国道旁进人大峡谷1300米的地方,又发现了一处新石窟――阿艾石窟,进一步丰富了龟兹石窟的内容。随着对石窟研究的不断深入: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发现。由于那些小石窟大都洞窟数量少,壁画雕塑几乎全部坍坏,因此一般说的龟兹石窟就是指的六处主要石窟。

很多人知道敦煌莫高窟,我也曾一睹其风采并深深折服,但当我踏入龟兹石窟时,才真正体会到了震撼的感觉。这儿壁画风格之多样、内容之丰富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阿艾石窟在距天山神秘大峡谷谷口1.4公里的山崖上,洞口距地面38米,石窟内大约15平方米的南、北、西壁上的壁画和文字清晰可辨。壁画中央绘有无量寿佛,两侧为众菩萨和闻天法人,上部有悬浮空中的“不鼓自鸣”乐器,下部有楼台亭榭,动植物、几何图案和汉字、古龟兹文字等。经考据为中唐时期佛教艺术壁画,距今约1300年。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