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根腐病一般在夏秋季节侵染。第二年桃树开花后刚座果时,树上表现为叶黄、叶缘干枯变褐,叶片脱落。有的树上秋末叶片发黄,但不易引起人们注意。有的树上叶片边缘还有坏死斑。有的桃树到4月下旬或5-6月份全树叶片突然萎蔫,或一大枝叶片突然萎蔫。然而我们看到的病症是上一年年夏秋季节病菌就已经侵染桃树了。
症状:叶片焦边枯萎,嫩叶死亡,新梢变褐枯死,根部表现木质坏死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急性症状:中午地上部叶片突然失水干枯,病部仍保持绿色,4-5天青叶破碎,似青枯状,凋萎枯死。慢性症状:病情来势缓慢,初期叶片颜色变浅,逐渐变黄,最后显褐色干枯,有的呈水烫状下垂,一般出现在少量叶片或某一枝的上部叶片上,严重时,整株枝叶发病,过段时间萎蔫枯死。发病重的植株,根部腐烂。
发病规律: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当根系生长衰弱时,抗病能力下降,病菌乘机侵入引起发病,发病高峰期在春季4-5月和秋季8-9月。土壤条件差,排水不良,通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沙质土壤或黏度大的土壤,根系发育不良,易引起发病。前茬栽过李树、杏树或其他苗木之类的土壤,病菌累积多,发病重。管理粗放,桃树生长势弱,抗病性差,发病重。
如今,幼龄树也有上根腐病的趋势了。很多果农看见表土干了,以为就是缺水了,就浇水,或者夏季雨水多,排水不重视、不及时,造成土壤积水,不透气,影响根系的呼吸作用,使部分根系窒息死亡。有的果农为了树体健壮,一味的施用氮肥,造成夏季旺长,枝条中空,消耗了过多的储备养分,且没有创造等量或者大量的营养,使树势变弱。化肥的过量使用,也加重了土壤盐渍化,使根系环境进一步恶化。然而我们看到的病症是去年夏秋季节病菌就已经侵染桃树了。桃树根腐病如已发现,一般来讲已太迟了。在桃树生长期要多检查,发现桃叶较黄,枝条衰弱,树枝、干没有其它病虫为害现象,就应把根挖出看看,是不是根腐病。
除了传统的防治方法如: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适当添加中微量元素。小树应促根发苗,大树要合理负载,防止树势衰弱,适时修剪,防止徒长、冻害和涝害等,另外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定植前做好根系处理和土壤消毒,防止病菌带入园区,导致根腐病的侵染,或树势衰弱、流胶等症状的产生。
2、在桃树定植前开沟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剂《地力旺》,提高地温、起到固碳、固氮、解磷、解钾等作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缓解土壤板结,加速树体根系与土壤的养分循环,提高成活率。
3、桃树耐盐碱能力比较差,含盐量较高时,会出现桃树死树现象,在碱性土壤也会经常发生缺铁引起的黄叶症状。改善土壤盐渍化建议使用微生物菌剂《地力旺》。
受到根腐病危害的果树
1、扒土,晾晒病根,在根部的毛细根区挖土至毛细根,对于有根瘤病害的应割除根瘤。
2、晾根,灌药杀菌,挖出根系后使用《青枯立克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水进行灌根,重点在毛细根区,以灌透为目的,药液渗完后薄覆表土,不要立刻掩埋根系。到立冬前覆土,越冬。灌施药液向下引导根系生长、杀灭病菌,向上供给养分。
3、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使用《沃丰素》600倍液+有机硅喷雾2次。
中药制剂特点:
标本兼治,药肥双效(防病治病的同时能营养复壮株体),无抗药性,可连续使用,无毒无残留,不影响绿色有机标准,任何时期均可使用,安全性高。
中草药制剂(靓果安、溃腐灵、青枯立克),区别于化学药,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1、安全性高,可在果树生长的关键时期用药(如展叶期、花期、幼果期),起到很好的早防效果,病害高发期来临前或初显症时,可通过提高用药浓度,缩短用药间隔,增加用药次数等措施来起到很好的重治效果;
2、作用广谱,不仅对于细菌性病害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对真菌孢子也具有通杀作用;
3、传导性好,产品成分与作物亲和,被作物吸收后,可直接参与树体循环,传导杀菌;
4、营养复壮,产品中含有黄腐酸、多肽、多糖、中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能够被树体直接吸收利用;
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增加有机物创造量,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其与产品中的硫元素结合,能够开启作物的次生代谢,提高抗病基因的表达,产生能改变果实风味的化感物质,改善果实的口感,增强果实的表光。其含有的鱼腥草等成分,对于采果、落叶产生的果痕、叶痕以及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具有很好的愈合作用,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