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共有帝皇十个,均有帝皇纪年款的瓷器传世,他们依次是:顺治、康熙、雍正、乾垄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代继承发扬了明代传统的青花、五彩、并创新了绚丽多姿的粉彩、珐琅彩和古铜彩,还出现了多品种的单一色釉,而镂空、转颈、转心的工艺技巧,更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境地。清三代瓷器器型最为丰富,既有仿古又有创新。
,收藏难度较之大,而且许多藏家“只进不出”,导致清三代瓷器价位还将不断拉高。而三代之后的几位皇帝在继承祖辈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也有各自不同的创新,嘉德2011春拍中有规模空前的清宣宗道光御瓷专场亮相,呈现各式道光御瓷近200件(套)。 慎德堂款器物15件(套),是故宫之外典藏最丰富的一次。此次拍卖的成交率达到100%,客观上推动了市场对清三代之后官窑器的关注程度。目前而言这些时代的官窑器价格还处于低位,值得藏家关注。
宣统时期官窑瓷器收藏价值 清末宣统一朝,历史虽短,却仍在烧制官窑瓷器,可惜品种有限、数量较少、故传世精品不多、甚为珍惜。 藏家对清代瓷器的关注与日俱增,原因有二:首先,到了清代,中国瓷器经过1500多年的历史演变,无论是工艺还是美术,都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其次,比之高古、中古文明板块,清代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离我们今天最近的,这使它较容易获得人们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清代官窑瓷器收藏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