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广州众凯古迹的保护与传承 被意大利人视为使命

  • 发布时间:2018-10-25 10:31:28,加入时间:2018年10月18日(距今2480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强路一号珠控国际中心1910
  • 公司:广州众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林经理,手机:17380763944 微信:AL63944

 古迹的保护与传承 被意大利人视为使命

早在1909年,意大利就颁布法令,对古迹保护作出规范。现今,意大利不仅将古迹保护纳入国家宪法,还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法律体系及规章制度。

在意大利,保护文物古迹已经成为一种公民自觉和社会责任,保护文化自然遗产的各类民间组织达到数十个。

意大利实施遗产“领养人”“艺术津贴”等制度,完善高等教育,通过保护与创新结合的方式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庄重的中世纪教堂,华丽的文艺复兴城堡,大气的拜占庭广场,唯美的巴洛克喷泉……在意大利,气势恢宏的各类建筑、精美绝伦的壁画、历经千年的古迹随处可见。几乎每一座意大利城市和村庄,都是一座博物馆。

2万多个历史文化中心、4.5万座城堡和花园、3万座历史建筑、10万座教堂、2000个考古遗址、3500家公立和私人博物馆……意大利拥有丰富的历史、考古及文化艺术资源。可以说,意大利人将保护文化遗产做到了极致。

文物古迹保护有法律保障

在意大利,凡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现文物,工程就会立刻停工,交由文物保护部门先行发掘和抢救,再根据具体情况修改工程图纸或是取消工程项目。

为保护罗马古城,意大利于1939年便在古城南部另辟了一座新城,让其承担现代城市功能,人称“新罗马”。作为首都和国际大都市,罗马仅拥有两条半地铁线,原本计划2015年竣工的地铁C线,竣工时间一拖再拖到2025年左右,被称为欧洲“工期很长、造价很高”的地铁线路。耗时耗力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保护地下文物。同样,今年6月下旬,米兰4号线地铁地下施工作业挖掘隧道时,意外发现古罗马帝国副帝马克西米安的陵园,工程即刻叫停。

合理使用在意大利也被视为保护的渠道之一,不少古建筑仍作为办公场所或住宅使用。以罗马为例,总统府奎里纳莱宫和总理府基吉宫都始建于16世纪。这些古建筑保持着数百年前的面貌,通过内部翻新加固以适应现代居住办公需要。然而,老楼使用远比新楼费劲许多,时时保护、定期维护,翻新时不可改变颜色、材料等苛刻的文物保护规定需牢牢恪守。

早在1909年,意大利便颁布法令,对历史、艺术、建筑作品的保护作了规范。1948年,意大利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写入了宪法,以后各届政府又多次对具体规定加以修订和完善。上世纪90年代,意大利成立文化遗产与活动部,下设出土文物、艺术品、古建筑、古图书等18个保护局,精细分工,各司其职。

2000年,意大利颁布的《资助文化产业优惠法》规定企业投入文化资源产业的资金一律不计入企业应缴税款的收入基数;2004年,意大利颁布的《文化遗产与景观法典》明确取消文化遗产继承税,免除文物修复材料增值税;为了吸引民间资本,意大利实行“艺术津贴”制度,规定所有捐助文物修复的企业可以获得税费津贴,政府还在捐助后3年内以退税形式返还捐助金额的65%。

此外,在保护文物方面的成就,同样得益于意大利具有在考古学、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完善的高等教育。博洛尼亚大学、罗马大学、都灵大学等多个高等院校,都为文化交流、文物保护和修复培养了大批精兵强将。罗马大学建筑历史和建筑维护学院教授乔万尼·卡波纳拉表示,修复是对文物价值再认识的过程。

“意大利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是一个历史、考古、生物、物理、化学、艺术等相关知识互相交叉渗透的学科,老师们都是大师级人物,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对历史的感悟与熏陶。”在佛罗伦萨大学就读文物修复专业研究生的宋宇如此说道。

追古溯昔,人类将岁月的文明镶嵌于砖瓦之间。保护与传承,被意大利人视为使命。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